接触过毕春芳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是个性格朴素不张扬、为人做事很实在的艺术家。在越剧各大流派中,毕派是相对流传较广、学唱者众的流派,毕春芳和她的唱腔一样贴近人心接地气。虽说此前考虑老人身体状况,弟子们到最后都不敢松口说毕春芳先生会登台,但实际上两场演出毕春芳都提前“到岗”。首演时,本被安排最后出场的老人,晚上7点就赶到了现场,坚持到演出最后登台。第二日,怕老人身体吃不消,学生们都劝老师晚上8点半到肯定来得及,但她依然还是在晚上8点坐在了后台。就毕春芳而言:“总是演员候着,没有让观众候着的道理。”
两场演出毕春芳说了许多,但却总也觉得没说全。对于毕派的传承和发展、学生们的艺术成长,毕春芳有着一份牵挂,她说:“时代在变,观众的需求也提升了,你们不要对我刻板模仿,要有发展,创作的胆子再大一点,跟上时代。”面对长久以来喜爱支持毕派、打飞的坐火车赶来捧场的戏迷,她也有着一份感激:“那么多人来祝贺我(生日),让我反省自己做得太少了。演员难当,全靠观众支持。演员是演出来的,千练不如一演。盖叫天表扬我演林冲,敢唱、胆子大,那时我们一天到晚一部戏接一部戏演。有了一点点名气,也不要飘飘然,经得起表扬,也要经得起批评。有一颗平常心,懂得团结谦让。戏曲是门综合性艺术,跟上形势,跟上新时期脉搏。小青年多演、多下基层,不要模仿谁,演出自己的味道来。只要越剧有人才出来,我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