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和志愿者前往11个曝光点杀个“回马枪”~~~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和志愿者前往11个曝光点杀个“回马枪”
夏日急难愁 岂可“闻诉”不改?
徐驰 卢颖嘉 吕舍 朱懿菲 秦多佳
■ 沪青平公路158弄舒兴小区的“案发现场”(垃圾堆清理前、后对比)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周馨
■ 轨交七号线长寿路站一号口外依然摆着不少小摊    
更多详情,请扫描二维码下载新民晚报新媒体“邻声”测试版阅读
  本报今年“夏令热线”开通至今,曾刊登过不少批评报道。这些问题见报后,相关部门的处理进度究竟如何?是积极应对及时前往处理,还是“充耳不闻”“高高挂起”?百姓的急难愁问题,是解决起来确有困难,还是不想解决、不愿解决?

  连日来,本报记者和志愿者前往11个曾批评曝光过的现场回访。是喜、是忧,是“喜忧参半”,我们都不加修饰,如实告知读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急难愁问题,究竟解决了多少——

  知错已改(好评)

  民星二村

  ■ 事由:生活垃圾悉数清理

  □ 报道回放:家住杨浦区民星二村小区的何先生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小区10号楼至民星路出口的道路旁堆放着垃圾,将近一个多月没人管,严重影响生活环境。

  □ 现场回访:记者回访时何先生表示,相关报道见报后,第二天物业公司便立刻派车辆将堆放在通向民星路出口道路一侧的“断枝残丫”清理运走了。没过几天,物业公司又再一次来到现场,将玻璃柜、双人沙发、席梦思床垫等大件物品与一些被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一并清理干净了。“现在进出小区,通道很顺畅,再也不用日日与垃圾‘做伴’了。看着整洁的小区环境,人的心情自然也变得舒畅了。”

  宜川三村

  ■ 事由:当天清除建筑垃圾

  □ 报道回放:普陀区华阴路286弄宜川三村居民华先生反映,自家楼下堆满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臭味刺鼻、蚊蝇横飞。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两三个月了。

  □ 现场回访:“这次垃圾处理倒是很有效率,晚报曝光后当天就全部清理掉了。”记者日前来到宜川三村回访,华先生一展笑容。记者看到,小区内原本堆积如山的垃圾已经被清理一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万航渡路

  ■ 事由:烤鸭店停业 居民能睡好觉

  □ 报道回放:本月8日,本报刊发了《楼下烤鸭大清早呛醒楼上居民》一文,反映万航渡路1425号烤鸭店油烟四起,居民苦不堪言。

  □ 现场回访:来电市民章先生称,稿件见报后,城管与居委会多次到烤鸭店协商解决。7月11日下午,烤鸭店店主已将烤鸭架装车运走,烤鸭店已停止营业。“晚报报道后,城管去烤鸭店督促整改,10日那天要求其停业整顿。”章先生说,“之前油烟呛得没法休息,现在问题解决了,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正在整改(中评)   

  汉中路333弄“河滨花园”

  ■ 事由:工地施工“楼裂裂” 居委担责“牵线”

  □ 报道回放:满目狼藉,打桩不停。家住汉中路333弄的“河滨花园”的黄先生来电反映,新小区附近三个工地施工不当致使自家墙壁、地板开裂,房门甚至也无法关闭。反映多年未有回应。

  □ 现场回访:记者再次联系了黄先生。他表示,居委书记在了解情况后,马上再次登记了一遍房屋受损的居民名单。随后联系了施工方“洲际大酒店”的开发商。但由于牵涉的建筑工地过多,责任认定还需一段时间。“对于居民家中房屋开裂的情况,需要安排专业人士来鉴定是否由施工造成。”居委方面表示,由于即将有新工地开始施工,将吸取经验教训,预先安排房屋质检,防止“重蹈覆辙”。

  长乐路轨交14号线

  ■ 事由:夜间施工暂停 方案未出居民忧

  □ 报道回放:本月9日,本报报道了黄浦区长乐路460弄地铁14号线施工严重扰民的问题。居民反映该施工地不仅夜间施工,电焊钢管还排放大量废烟废气,对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 现场回访:近日记者前往实地回访。由于天气原因,施工暂时停止,之前计划的居民、居委会、施工单位协调会也延期。居民表示施工方至今未拿出一个不扰民的施工方案,大家的担忧依旧。

  长海二村25号楼

  ■ 事由:前脚旧垃圾清走 后脚新垃圾出现

  □ 报道回放:家住杨浦区长海二村小区的戴小姐反映,小区25号楼前花坛内被住户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侵占”多日,不见有人清理。频繁下雨令垃圾污水横流,严重污染小区环境。

  □ 现场回访:近日,记者再次来到长海二村。原本在25号楼前堆积得足有半辆车高的建筑垃圾已被清理干净。反映人戴小姐介绍说,在晚报刊发报道的两天后,物业公司便将垃圾清理运走了。

  不过记者看到,一周前就被遗弃在花坛内的红色双人沙发依旧摆放在原处,沙发的一侧又有新的建筑垃圾正在被慢慢地堆叠起来。这些新垃圾被闲置的“症结”依旧在于清运成本。戴小姐无奈地说:“不知道这些新的垃圾什么时候能被运走。”

  物业公司表示,正积极处理小区中堆积的垃圾,居民希望问题能够“根治”,不要“反反复复”。

  “屡报”未改(差评)

  唐安路803号

  ■ 事由:小龙虾生意依旧火

  □ 报道回放:家住浦东新区唐安路803号附近的多位居民致电“夏令热线”反映,一到夏天,楼下沿街的门面房里就“热炒”小龙虾,店家还将炒锅搬到室外,每天晚上6时一直“炒”到次日凌晨。

  □ 现场回访:日前,记者再次来到了唐安路803号。发现店家室外“热炒”小龙虾的生意依旧如火如荼。夜幕下,简易的小灶旁,顾客们正排着长队等候。挥之不去的油烟味和龙虾味呛得来往的行人直打喷嚏。

  周边居民表示,店主照样肆无忌惮地炒小龙虾,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改善。“即使关了门窗,我们家里还是充斥着刺鼻的油腻味和龙虾味。”居民们希望能迁走这家多年油烟扰民的龙虾店,还大家一个舒心的居住环境。

  轨交7号线、13号线长寿路站

  ■ 事由:地铁口炒菜、贴膜“我行我素”

  □ 报道回放:多位市民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不少地铁站外乱设摊“扎堆”。“有的地铁口还搞起‘扫码送礼’活动,吵得不行!”

  □ 现场回访: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轨交7号线、13号线长寿路站,1号口附近炒面摊、凉粉摊的“扎堆”现象依旧。但凡见到出地铁站的乘客,摊主便极力吆喝起来。在凉粉摊前,摊主抓起一把凉粉放在纸碗里,淋上麻酱、酱油和醋,刨一些黄瓜丝,再撒些香菜和芝麻,熟练地用筷子拌上几下,便递给了顾客。

  该站4号出口的台阶上,贴膜摊主依旧在老地方做着生意,桌子上除了“专业贴膜”字样的招牌,还多了一盏小台灯。占着地铁出口,就着灯光,三下五除二,一张手机膜就贴好了。来往的乘客表示,“每天下班的时候都能在地铁口看到各种小摊贩,贴膜的、做小吃的、卖小商品的都有,从来也没有人管。”

  崂山路551弄泉东二小区

  ■ 事由:霓虹灯“失明”两天后闪亮依旧

  □ 报道回放:家住浦东新区崂山路551弄泉东二小区的吴先生反映,自家小区附近一家酒店安装了四个巨型霓虹灯广告牌,天一黑便会开启,一开就是通宵。刺眼的灯光让人夜不能寐,饱受光污染困扰。曾经多次投诉,情况至今没有改善。

  □ 现场回访:记者日前再次来到崂山路上的泉东二小区,在距离小区200米处,四个巨型霓虹灯广告牌依旧照常开启,亮度、位置和大小丝毫没有改变,对面的居民楼在灯光的映照下亮如白昼。

  据反映人吴先生介绍,本报记者来访之后,宾馆方面曾更改过霓虹灯广告牌的关闭时间,“有两天晚上12点就关闭了霓虹灯,其他时候还是从天黑开到凌晨关闭。”居民表示,希望将这些广告牌彻底拆除。

  大学城地铁站

  ■ 事由:黑车“依依不舍” 学生“两头为难”

  □ 报道回放:正逢暑假,许多高校学生还留在校内。松江、临港大学城地址相对偏远,学校离地铁站也较远,给了黑车司机“可乘之机”,聚集在地铁站出口拉客。

  □ 现场回访:记者再次来到16号线地铁站,出口处依旧有几辆黑车停靠在路边虎视眈眈,看到拉行李箱的同学便鸣笛拉客。

  由于部分高校还有“小学期”,依旧有较多学生出入地铁站。记者看到,由于公交车站等候人数较多,一些学生转而选择乘坐黑车。

  记者采访了一名学生。“虽然明知黑车不安全,但要没有黑车,晚上就只能走回学校了。”该同学尴尬地表示,大学城学生数量庞大,希望能够增加公交线路,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黑车。

  本报记者 徐驰 志愿者 卢颖嘉 吕舍 朱懿菲 秦多佳

  “期中考试”

  10天,11个“案例”。相关部门的“成绩单”已经“晒”在了上面。有的“得了优秀”;有的“勉强及格”;有的,则交了“白卷”。

  连日来,记者和志愿者们赴各现场奔波回访,感受最深的,是老百姓其实很“实诚”:问题解决就笑,问题依旧就恼。因为那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事”,是一个个萦绕在居民心头难解的“结”。

  都说功夫在平时,不少“老大难”问题可能确实难解,是长期失管、“积重难返”的结果。老百姓需要的可能是一句初步的承诺,一份真挚的安慰,但有些职能部门却吝言啬语。

  “期中考试”后还会有一场“期末考试”。相关部门能得几分?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大购网专版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广告
夏日急难愁 岂可“闻诉”不改?
新民晚报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5夏日急难愁 岂可“闻诉”不改? 2016-07-15 2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