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踪童年的酱香
钟明德
  钟明德

  今年的黄梅是个经典的黄梅。阴霾连绵,闷热湿漉,风酥雨腻,让人出也不是,入也不是,声如筛豆的急雨中远望窗外:“黄梅时节家家雨”的个中况味真切地展现在眼前。在这种天气,谁也不会来串门,只好“闲敲棋子”了。但田家少闲月,在农村,在我童年的农村却又是另一番忙碌的景象。

  黄梅时节果然是家家雨,但也是家家霉的时候,正是一年一度做酱的好时节。麦子刚收,自家磨面,将面和好反复揉压做成鞋底大小,一厘米左右的面饼,下水里煮熟,捞出晾干,摊在帘子上,盖上干净的麦秆,置放在平时不大出入的空屋里,半月左右,撩开麦秆,那些面饼全都长上了杂色长毛,(当时科技知识落后,现在早已采用无菌接种,长出的一律是白毛)此时正逢小暑,阳光强烈,把这些饼洗净曝晒两三天,浸泡在盛盐水的缸里,待面饼酥软后捏碎筛细,此后每天早上掏翻一次,使其上下均受日晒,渐渐变稠,颜色由土黄色呈紫酱色,味变鲜变甜。大暑羊肉正当时,羊肉蘸新酱为家乡一绝。田里菜瓜次第成熟,选摘将熟未熟皮嫩厚肉的菜瓜去籽略去馕,腌一晚去汁,晒一天,将瓜埋入酱里,两三天酱瓜便可吃了。如果要保存,可将酱瓜晒上一两天,入坛密封,吃到明年也不会霉变保持原味。这种酱瓜才是真正的在酱缸里酱出来的,有一种原汁原味的酱香,酱鲜,皮脆肉嫩,咸中带甜,这种香、甜、鲜才是真正的天然味。

  做面酱之外还做豆瓣酱,以干蚕豆、黄豆、豌豆为原料,同样煮熟煮烂,拌上麦麸,使其发酵发霉,然后浸泡在盐水缸里,像做酒酿那样中间掏一洞,曝晒,隔一段时间上下翻动,至深秋和面酱差不多时候入坛收藏。我估计先后大约90到100天就可以了。要吃酱油,掏上一大碗和水煮,用布袋沥出酱油。这酱油才是纯天然的,鲜得文静纯朴自然。现在市场上买的,鲜得让人产生一种浓妆艳抹、夸张怪俏的感觉。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参与做酱的全过程。每逢黄梅时节年年如此,家家如此,邻里妯娌之间还串联交流。这也是家乡养活一方人的传统文化之一。老了,时时思念童年的家乡味,去年“老夫聊发少年狂”买甜面酱,加糖,放在砂锅里曝晒使之稠,呈紫酱色,如法炮制酱瓜。自制的味道固然比买的要好得多,放到现在也不霉,不变味,但总不及童年的家乡味,其原因可能味蕾变了,也可能酱不是自己做的了。

  追踪童年的酱香;追踪酱香的童年。吃什么的时候,时会自然地叨念和童年的味道相论,孩子们在旁边轻轻地讥刺“九斤老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大度看世界
不只有补课,还可以去看海
“接班人”走了
激光技术揭秘“巨石阵”
荷香淡淡
清掉“旧物”乐福来
追踪童年的酱香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追踪童年的酱香 2016-07-16 2 2016年07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