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石棉县城凉风习习,大渡河水一如既往湍急汹涌。上午8时30分,寻访团在队旗的引领下,呈一列纵队,唱着军歌,精神饱满地阔步前行。在石棉县长征路一段,一名路过的徐姓市民用了三个词来形容这支队伍:整齐、青春、正能量。“之前也有人来石棉重走长征路,但这么年轻的队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她说。
红军后代、第十二次重走长征路的上海退休教师邓玉平也走在队伍中。她感慨地说,当年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弹药奇缺,依然坚定向前。今天,同样是红旗飘飘,90后大学生来到这片红色热土,重走当年红军的道路,她觉得万分激动。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王佳莹走在队伍的第二位,在她看来,徒步意犹未尽。“有些好奇的孩子一路跟着,口中呼喊红军的口号,懵懂而可爱。相比于真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今天的徒步微不足道,但这一路上军歌嘹亮,山河壮丽,内心的激动并不减半分。”
上午9时45分,徒步顺利结束。刷新微信运动排行榜,前20名全是红色寻访团队友。
1935年5月,红一团一营二连的十七位勇士组成渡河奋勇队,在当地八名船工的帮助下,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挺进,在炮火支援下,终于占领大渡河北岸渡口,取得了强渡天险大渡河的伟大胜利,为红军北上抗日打通了通道。
接下来,队伍将沿着大渡河北上,寻访磨西会议遗址和泸定桥。本次红色寻访活动由团市委、新民晚报社等单位主办,上海移动提供全程4G网络支持。
特派记者 曹刚 实习生 郜阳
(本报四川石棉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