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萨德』系统入韩 韩美各有所图
问:“萨德”系统入韩,美韩意欲何为?
答: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意图并不完全一致。对于韩国,此举本意是针对来自朝鲜日益增长的核武与导弹威胁,韩国在利用“萨德”系统保护本国重要目标的同时,也能保护驻韩美军的重要目标。就韩国的“本意”,可能并不刻意损害其邻国的安全。然而,对于美国,它则可利用将“萨德”反导系统引进韩国的机会,兼收“一石数鸟”之效。
其一,在安全上,“萨德”系统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拦截朝鲜近程、准中程弹道导弹的作用,这将有助于保护韩国与驻韩美军的安全,这是不能否认的。第二,在军事上,“萨德”系统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具有长达1000-2000公里的长程探测性能,能实时掌握中俄两国的东部空情,这将有力提升美国在东亚乃至全球的安全能力。其三,在政治上,中国必对韩国心生怨意,所以“萨德”入韩必将离间中韩关系,削弱中韩政治互信,从而有利于美国巩固美韩军事同盟,助推其“亚太再平衡”战略。
其四,在中朝韩三边关系上,美国确信中国将因“萨德”入韩而陷入零和博弈。朝鲜不顾劝告,一再试验核武与导弹,韩国从而可能不再指望中国具有阻止朝鲜拥核的能力甚或意图,从而做出允许“萨德”系统入韩的决定。如果中国因此迁怒于朝鲜,必然导致中朝关系受损。如果中国通过改善对朝关系从而报复韩国,韩国更有可能对它就中国在朝鲜弃核问题上发挥始终如一作用的期待幻灭,从而更加依赖美国,更加证明“萨德”入韩的正确和必要性。
韩国并非不知朝鲜对韩国更为实际的威胁来自短程导弹与火炮,而对其阻拦并非“萨德”之所长。韩国也知道“萨德”系统的雷达探测能力对中俄的战略安全构成威胁。但韩国也看到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朝鲜推进核武与导弹发展之路。尽管联合国系统对朝鲜发展核武与导弹已制裁多年,但事实证明并不起到什么作用。在今年一月朝鲜第四次核试之后,韩方当时判断中韩两国最高层面的战略沟通也已不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做出重大决定:在涉及自身的安全问题上,首尔只能继续依靠华盛顿。因此,韩国不惜得罪中国,也要引进“萨德”系统,从而夯实美韩安全的互信基础。
2
部署地点后撤 星州反应激烈
问:对“萨德”系统入韩,韩国民众特别是星州郡民众反应如何?
答:目前,韩国已宣布将“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位于半岛东南部的庆尚北道星州郡,而非先前曾报道过的考虑在京畿道平泽美军基地进行部署。
韩国这一宣布,在政治上也有“一石数鸟”之意。一是给美国一个交代,在战略上其同美国反导合作的决心坚定不移,不会由于中俄坚决反对而改变;二是对中俄一个交代,在策略上缓和由于这一部署而导致的与中俄关系的快速恶化;三是离间中俄,这是因为在星州郡部署“萨德”系统对中俄所产生的安全后果相当不同,俄罗斯所受的安全压力更多减少。
尽管韩国部署“萨德”的决定受到本国民众的诸多反对,但也应看到,韩国民众对此意见相当分裂。目前,赞成部署“萨德”系统的韩国民众也相当不少,一度占到国民一半以上。在支持者看来,朝鲜正在增强其核武与导弹能力。面对威胁,升级反核反导能力,是主权国家的自卫权力。这一逻辑,在韩国颇有市场。他国反对声浪越大,韩国在受到警醒的同时,其保守主义势力也更受刺激,令其产生更大反感。
确实,韩国面临更多直接威胁,它寻求自卫能力的升级,本应值得理解与同情。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有多年,这种伙伴关系理应与时俱进,在危机时刻转化为维护中韩共同安全以及半岛稳定的建设性力量。但这有一个前提,即韩国反导能力升级的副产品不应损及其合作伙伴。美国是韩国的军事盟国,中国则是韩国的战略伙伴,韩国在两者之间虽有所侧重但也需有所平衡。
韩国迫于美国压力,决定在“萨德”入韩问题上追随美国,这一决定过于草率。但它决定“萨德”往东南方向的星州郡部署,则在保护庆北漆谷和倭馆以及京畿道乌山与平泽等驻韩美军基地和韩军要塞的同时,也在试图减少“萨德”系统渗透中国空域的能力。然而,其后果十分有限,无法得到中方的根本谅解。
随着“萨德”系统部署在星州郡,当地民众反应激烈,这是出于“邻避效应”:当地人害怕“萨德”的物理副作用,尤其是电磁辐射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同时,鉴于“萨德”系统客观上具有的永久性远距离窥视能力,在危机时这一系统也最有可能率先受到来自敌对方的攻击,这将直接威胁到星州郡民众的生存安全。考虑到这些因素,韩国政府派出高官前往说明。美国也在近日开放它在关岛的“萨德”系统,竭力说明“萨德”雷达的辐射性能远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这样的说明迄今仍收效甚微。
3
中俄面临威胁 表示强烈反对
问: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对中、俄安全构成那些威胁?
答:美韩在如此接近中俄国土的地域部署具有长程侦察能力的相控阵雷达,中俄在临近韩国的本国一千公里左右范围的空域将被“萨德”系统所透视,这将导致两国在两方面的国家安全利益蒙受重大损失。
第一,在此辽阔空域的我国飞机起降情况将被“萨德”雷达了如指掌,这包括所有民用飞机以及军用飞机的起降。由于“萨德”系统是美军装备,美国不仅将掌握在和平时期我国的相关空情包括军情,而且在非和平时期也能掌控相关信息,从而使中方的战略意图以及实施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如果美韩分享信息,韩国也将获得它本来无法取得的相关情报。
第二,美/韩方对于在我国这一空域进行的导弹试验以及发射飞行实施实时监视,这不仅有利于其在和平时期积累相关重要信息,而且也便利其在非和平时期及时侦察军情,对我国实施防御性反击的战略打击力量进行中段以及末端飞行的多层拦击,从而削弱我国的战略报复能力,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扩大军事选择,动摇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这些影响,对俄罗斯同样存在,这就是“萨德”入韩同时受到中俄强烈反对的缘由。
在东亚地区,由于美国已将“萨德”系统的X波段雷达引入日本,未来再将“萨德”反导导弹落户韩国,将在东北亚形成由美国主导的反导系统联成网络。那么,分别由美国主导的两组双边军事同盟即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由于彼此间的反导情报分享与作战协同将在客观上打通壁垒,日本和韩国将形成紧密的军事合作,所谓“亚洲小北约”就将浮现,这自然引起中俄的严重关切。
在全球层面,美国在欧亚大陆两端同时以反导挤压中俄,对世界范围的安全平衡构成了威胁。在欧洲大陆,美国利用欧盟与北约东扩正对俄罗斯西大门进行挤压,以所谓伊朗发展远程导弹为借口而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则对美国的战略意图洞若观火,其反击言行十分犀利,甚至导致双方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严重较量。在东亚,俄罗斯和中国同时受到来自太平洋方向的美国军事压力,部署在韩国和日本的“萨德”系统对中俄在远东的军事训练和未来实战均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是北京和莫斯科所不能接受的。
4
中韩关系受挫 中国必将反制
问:中国对韩国的决定有何反制措施?
答:无论韩国意图如何,它同美国合作,在本土有限地域部署具有强大对外监视能力的“萨德”反导系统,从而严重损害我国安全,必然受到我国反制。
一方面,我国需要强化战略威胁,至少恢复被“萨德”防御系统所损害的地区与全球战略制衡能力,其根本做法必然是加强战略火箭军的突防能力,或者是增强快速突防,进一步完善我国正在发展的超高音速运载工具,从而不给“萨德”系统的前置预警取得实质性益处;或者是加强我国战略运载工具本身,通过提升陆基战略导弹的射程,在被“萨德”系统挤压的情况下,扩大有效机动部署的空域,从而同样达到战略威慑的效果。目前被各方看好的以固体燃料发动机推动的“东风41”洲际导弹,可望起到这个作用。此外,我国海基战略平台以及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正在快速提升现代化水平,同样有望为有效提升我国的地区与全球战略威慑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既然“萨德”系统本身构成我国战略安全的挑战,那么在实战中它将成为竞争对手的首要排除目标。由于韩国地域狭窄,“萨德”寻址本身难以同时兼顾安全和政治考量,但它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自保。近日朝鲜发射三枚射程为600公里的导弹,不啻是对美韩决定部署“萨德”的强硬回应。那么,中俄面临美韩的安全压力,也有可能根据新的安全形势的评估,做出对“萨德”入韩的应有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是军事层面的,不仅要求“萨德”雷达系统降低使用模式,而且做好针对“萨德”系统的各种想定预案,包括在危机时期采取措施消除其负面模式。同时,鉴于韩国协同美国威胁我国,中国对半岛的安全战略也有可能进行调整,韩国安全处境未必取得实质改善。此外,鉴于我国民众可能由于“萨德”入韩而对韩国产生更多负面反应,这对韩国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