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法案“宽松很多”
依据这部法案,在佛蒙特州销售的、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食品必须贴上转基因标识;包装上要清晰标明“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部分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或“可能部分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不得称为“天然”或“全天然”食品;转基因食品如不按规定标识,将面临每天1000美元罚款。
7月14日,美国国会也通过一项转基因标识法案,只需总统奥巴马签字即可成为法律。专家说这部联邦法案明显比佛蒙特州法案宽松很多。例如,法案规定食品生产商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又如,法案对“生物工程”的定义范围不如佛蒙特州宽泛,一些新兴基因编辑技术将不包括在转基因技术范围内。这部法案对违反规定者的处罚力度也明显轻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法案阻止各州自行颁布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实际上在宣判佛蒙特州相关法案无效的同时,更是阻止其他州通过更严厉的食品标识法。
安全和环保引发争议
自转基因食品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天起,相关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起初,争论的两大焦点是安全和环保。
一方面,虽然科学界主流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没有疑义,但这些不足以彻底消除反对者的疑虑。以消费者和消费团体为主的反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没有经过严格审批,长期食用会带来健康隐患,而现有研究暂时无法发现它的危险。
另一方面,当支持者宣称转基因作物能显著提高产量、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供应问题时,以有机农场为主的反对者则指出多数转基因作物采用单一耕作法,会破坏土壤肥力,威胁周边小生态生存环境。
另外,由于转基因作物与普通作物相比具有易管理、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深受农业企业青睐,反对者担心转基因作物一旦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将严重挤压小农户生存空间,造成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不利于社会公平和粮食安全。
纽约大学教授玛里昂·内斯尔认为,关于转基因的问题已经被完全两极化。
消费者知情权成新焦点
佛蒙特州议员戴维·朱克曼经营一家有机农场,是个坚定的转基因食品反对者。他要求为消费者获得知情权,即生产商和销售商是否应标明食品中转基因成分,让消费者作选择。知情权正是近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争论中的一个新焦点。多项调查显示,美国大约九成民众支持标识转基因食品。
但不少食品企业和生物技术团体认为,如此特意标识出转基因食品,可能会误导民众,弊大于利。一旦要标识转基因食品,他们就得加派人力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生产线分割开来,或者放弃廉价的转基因原料,进而部分推高食品价格。同时,这些标识可能诱导消费者不再购买本身安全的食品。更重要的是,可能打击种植企业和生产商发展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专家指出,最根本的仍在于民众对于转基因的认识问题。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韦恩·帕勒特的话也许比较中肯:“转基因作物就是作物。它们不是一些支持者所宣称的万能药,也不是其他人所宣称的可怕怪物。” 王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