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1:怎么判断是不是胃癌?
胃癌的早期症状比较不明显或仅伴随胃部的不适,包括食后腹胀、食欲减退,症状与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相似。如果按照其他胃部不适治疗,症状可能得到暂时的缓解。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明显的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常见癌肿转移、腹部肿块、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对症治疗。医疗机构对胃癌的检查主要依靠胃镜、腹部增强CT、PET-CT等检查。在早期肿瘤的诊断上,胃镜检查是最好的诊断手段,胃镜检查直观清晰,可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病变,尤其是对隆起、膨胀、溃疡型病变,可同时进行活检,即吸取胃黏膜上的活体组织送病理室检查,进而很快得到明确诊断。病理学诊断是目前诊断肿瘤的最佳标准。
一言蔽之:患者切勿按症状对号入座,一切以胃镜后的病理报告为准!
问2:发现了胃癌怎么办?
首先,肿瘤虽然可怕,但并不是没有治愈的可能,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近20年来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不能一开始就被恐惧打倒,让自己冷静下来应对接下来的治疗工作才是最佳选择。
其次,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完善CT等相关检查,配合医生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许多患者会纠结于新辅助放化疗的副作用太大不愿意做,可不可以尽快手术等问题。必须承认放化疗作为杀死癌细胞的主要方法,副作用的确很大。但是比起任由癌细胞扩散,这种副作用未尝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加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生也会采取多种途径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至于手术时间,则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态安排。
总之,拿到胃癌诊断后,保持好的心态,积极治疗,医生会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各项检查资料为患者制定最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问3:全胃切除还是部分切除?
任何术前检查都不能完全判读出精确的手术方式,肿瘤位置的细微差异就有可能导致手术方式的改变。
肿瘤的手术原则是切缘要距离肿瘤2-5厘米,所以不论以何种手术方式,都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对肿瘤进行完全清扫,不要有残留,这是医生最主要的考量。
至于没有了胃怎么办也不需要过于担心,胃的功能有限,切除后它的功能会由小肠取代,全胃切除后患者是正常饮食的。
手术方式在手术前医生只依据检查报告并做出初步判断,具体的手术方式只能术中决定!
许多高龄胃癌患者家属会顾虑老年人恢复能力较差,不敢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已不乏高龄老人术后康复的案例。
问4: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一定不能再抽烟喝酒,不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不碰含有亚硝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黄曲霉毒素等强致癌物的食物。康复期内,尽量不要吃容易引起肠黏连的食物,如汤圆、糯米、粽子等,也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
其次,要注意术后营养问题,不要担心忌口,盲目忌口反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恢复,对食物要细嚼慢咽帮助消化,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能量和高蛋白绵软食物为佳。
西医不讲究忌口,术后与正常饮食并没有很大区别。其实,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胃癌并不是洪水猛兽,胃不舒服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做检查,千万不能忽视小毛病。
张敏(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图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