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暴饮暴食、过劳饮酒增加心脏负担~~~
暴饮暴食、过劳饮酒增加心脏负担~~~
暴饮暴食、过劳饮酒增加心脏负担~~~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暴饮暴食、过劳饮酒增加心脏负担
别让国庆长假“乱”了心
吴瑞莲
  ◆ 吴瑞莲

  中秋小长假刚过,7天的国庆长假也近在眼前。节假日里,亲朋好友会聚在一起,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其乐融融。但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终身院长孙宝贵教授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在节日里只顾着满足口腹之欲、一时之快,却忽视了心脏健康。因为暴饮暴食、过量饮酒、过度劳累很可能会引发心脏事件,造成各种严重后果。孙教授建议,预防“假日心脏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节假日更应该生活规律,注意饮食的科学性。

  过量饮酒可致心动过速

  孙宝贵教授介绍,近年来,在节假日期间出现的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这与节日期间饮食、作息及户外活动不规律有很大关系。再加之秋天温差大,慢性病患者的血管张力容易受外界气温影响,引起血压不稳,易引发心血管意外事件。

  据了解,“假日心脏病”的患者多数为青壮年,且以往并无心脏病史,在节假日期间连续或多次过量饮酒,出现心悸、胸闷、气促、不典型的胸痛或晕厥等症状,体检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明显的心律失常。

  孙教授指出:“无论是葡萄酒、啤酒还是烈性酒,过量饮用都会因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延迟心肌的传导时间而导致折返发生,从而改变心肌不应期。这些因素都会使得过量饮酒者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心房扑动或心房纤颤等多种异常心脏节律。”

  孙宝贵教授提醒,节日期间美味佳肴多,面对美食切记要注意“食有节”。暴饮暴食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而且还会引发心律失常。“有些人在吞咽食物3到6秒钟时可突发心悸、头昏甚至昏厥,有的会出现心动过速、频繁早搏,有的则发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狼吞虎咽’时症状更明显。” 

  过度劳累也可改变心脏节律

  假期里,子女回家和父母团聚,打破了老人原有的生活规律,再加上外出旅游的活动增多,容易使老人过度劳累,对于有心血管病的患者,会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可使心律不稳定,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甚至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孙教授特别强调,金秋时节恰逢国庆长假,有些心脏病患者可能会三五成群出外旅游,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保证精力充沛,避免参加运动强度过大的体育锻炼,清晨傍晚时分可以外出散步、打太极拳等。

  据介绍,日常生活中,很多心律失常患者都存在睡不好觉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方面患了心律失常以后患者心理负担比较重,容易引发焦虑或抑郁导致失眠;另一方面,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睡眠关系密切,睡眠不佳会加重心律失常患者的不适感觉,频繁发作的心律失常对睡眠有害无益。对此,孙教授建议,节日期间,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不宜采取俯卧的睡姿。“因为俯卧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心脏病患者可采取右侧卧位,身体自然屈曲,这样有利于血液的回流,不让心脏承受过多负担。如果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30°坡度卧位。”

  五招帮助缓解心动过速

  如果日常生活中突发心跳加速的情况该怎么办?孙宝贵教授表示,可以通过以下五种应急方法来缓解不适的症状:

  1. 呼吸憋气法:在深吸气后憋住气,直至不能坚持屏气为止,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2. 刺激咽喉法: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可起到终止发作的作用。

  3. 压迫眼球法: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切勿用力过大。每次15秒钟,压迫一侧无效再换对侧,切忌两侧同时压迫。但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高度近视眼患者禁用此法。

  4. 压迫颈动脉窦法:患者处于平卧位,家属帮助压迫一侧颈动脉窦(在甲状腺软骨水平,颈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每次10-20秒,无效时换另一侧。压迫时动作宜轻巧,不宜用力过猛,同时应摸脉搏以监测心率。若发现心率突然变得规则而正常,应立即停止压迫。不能两侧同时压迫,以免引起脑部明显缺血。然而,既往有颈动脉过敏史及脑血管病史者禁用本法。

  5. 潜水反射法: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方法是用5℃左右的冰水浸湿毛巾或冰水袋敷到整个面部,每次10-15秒,一次无效时可每隔3-5分钟再试1次。成年人可取坐位,前方桌上放一盆低于5℃的冷水,病人深吸气后屏住气,立即将面部浸入冷水中,持续30秒左右。无效者休息数分钟后可重复本法。本法对成年人不易控制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能奏效。

  孙宝贵教授指出,亲友聚会少不了把酒言欢,往往容易造成情绪激动,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容易造成心脏负荷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因此,他建议病人在节日期间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专家简介】

  孙宝贵 

  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终身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电生理与起搏学会等12家国内学会的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或主任委员。承担和参加各种科研项18项,共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9项,国家专利5项(3项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专利奖)。擅长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心脏起搏、心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术,以及PCI等介入性心脏病治疗手段方面有特殊专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5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康复/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保健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特刊
   第B02版:特刊
   第B03版:特刊
   第B04版:特刊
   第B05版:特刊
   第B06版:特刊
   第B07版:特刊
   第B08版:特刊
你最关心的胃癌问题
现代人莫丢失了“仪式感”
别让国庆长假“乱”了心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A23别让国庆长假“乱”了心 2016-09-26 2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