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三场候选人辩论,希拉里和特朗普的相互攻讦和人身攻击成为最大“爆点”。特朗普直呼希拉里“卑鄙龌龊”,要让她“进监狱”,希拉里指责特朗普是普京的“傀儡木偶”,不时出现的“低俗”词汇让人感觉辩论偏向“下三路”招数。
此外,三场辩论还催生了另一个“输家”——美国媒体,报道公信力饱受质疑。多数主流媒体被指过度关注特朗普亵渎女性一事,却对希拉里面向华尔街的付费演讲内容视而不见。民调显示,57%的选民认为媒体对特朗普有偏见,其中90%的共和党选民、60%的独立选民认为媒体有偏见。
目前,选战进入“最后冲刺”。虽然希拉里领跑,但仍存四大悬念待解。
第一,二人都面临难以显著扩大基本盘的问题。盖洛普民调显示,选民对两位候选人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仍很低,这意味着大批意向不确定的选民可能不去投票。
第二,自希拉里初选对手桑德斯退选后,年轻人的投票热情显著下降,这部分群体投票率低迷将冲击希拉里选情。
第三,虽然目前特朗普的负面问题多过希拉里,但不排除美国国内或“维基揭秘”再曝涉及邮件门、付费演讲和克林顿基金会的重磅猛料,甚至创造“十月惊奇”,对大选造成颠覆性影响。
第四,与希拉里相比,特朗普面临党内分裂压力。包括众议长瑞安在内的共和党精英已提前“抛弃”特朗普。如果特朗普再曝争议言论或举动,不仅进一步“撕裂”共和党,还将扩大希拉里的优势。
从目前趋势看,美国选后“疗愈”之路可能比较漫长。由于特朗普拒绝承诺尊重大选结果,外界普遍认为,如果败北,他可能会推动重新计票或用法律手段挑战选举结果,这会给美国社会稳定和权力平稳过渡带来挑战。 张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