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叫我如何信赖你
沈月明
  沈月明

  今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很多人转发一篇文章《一夜惊魂:信用卡盗刷,自救攻略》。大家这么转一方面是想提醒朋友们注意,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一种共鸣和呼吁。

  作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她的信用卡被境外人员分3次盗刷了8000美元。凌晨被短信提示惊醒的她赶紧想办法挽回损失。但信用卡公司种种官僚和推诿,求助110也是一波三折,受尽冷眼。无可奈何的她开始自救之路,想方设法联系到商家,最终挽回全部损失。

  但值得注意的一个前提是,当事人有不错的英文能力,且有相当的社会经验,知道如何及时高效应对,并能和境外商家电话邮件交流。但对绝大多数国内信用卡持有人来说,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由此想到我在美国使用信用卡时的经历,那种感觉可以用依赖来形容。就是你和信用卡公司形成了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你知道无论你发生什么事,信用卡公司都会相信你,并会竭尽全力地帮助你,只要不是你的过错,你不会失去一分钱。曾经有一次我忘了还钱,尝试着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忘了还钱了,刚还上,别扣利息了行吗?人家说,嗯,好,这次咱就不扣了。就是这样简单。

  而且如果真的发生了盗刷,以一些亲历者的经验,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会根据你的地理位置和消费额度大致判断一下,一般情况下都会取消这些交易或补偿你的损失。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切是建立在全社会普遍的信用的基础上的。在美国信用卡一般不设密码,你个人的签名非常重要,银行和商家相信你的签名代表了你的诚信。遗憾的是,因为国内社会信用水平不高,银行、信用卡公司就把几乎所有的免责条款全部推给了消费者,让无助无力的消费者独自去面对险恶猖獗的金融犯罪,这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也难以获得客户真正的尊重和信赖。

  “一夜惊魂”这个事件值得反思的方面有很多,不仅仅在银行和警方,还有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消费金融的自由,必然是建立在各方的诚信、责任、担当的基础上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3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家装之窗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家装专版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专版
对“行政不作为”不能没作为
叫我如何信赖你
伞的幽默
你的名字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叫我如何信赖你 2016-10-21 2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