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汇/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芮欧钟书阁举办白岩松读者交流会
~~~芮欧钟书阁举办白岩松读者交流会
~~~芮欧钟书阁举办白岩松读者交流会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说》不“白说”
芮欧钟书阁举办白岩松读者交流会
朱渊
■ 白岩松在回答读者的提问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距离白岩松《白说》读者交流会开场还有1个多小时时,芮欧百货的钟书阁门口“铁杆粉丝”们捧着书已排起长队。下午3点半,白岩松一身休闲装准时抵达,快人快语地开始了“不说白不说,《白说》不白说”的“聊天”。

  影响社会一点点,也就不白说

  既不开微博,也不用微信,白岩松却发现,因为自己的“不说”,署名“白岩松”的言论反而越来越多。虽人到中年,有权保持沉默,可为避免“被冒名说”,不如效仿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反正“不说白不说,白说不白说”。

  白岩松感慨:“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别人嘴里。”既然互联网造就的开放时代,无论怎么“说”,个人的声音总归只是万千声音中的一种,但如果个人的“说”能汇入推动与建设的力量中,为别的人生和我们的社会,起一点哪怕小小的作用,也就算是“《白说》不白说”了。

  智慧远胜于知识,还要多读书

  网络带来了巨大信息量,然而其中有多少有用信息却值得考量。白岩松说:“别以为你刷个微信就是在读书,别以为你学了点知识就拥有了智慧。”

  在这个信息提取愈加便捷的互联网时代,掌握知识早就不是傲娇的事。“过去知识分子是极高的称谓,但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极为容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三’,学生已经百度到‘八’了,处处是头条、问答、知乎,你光有知识有什么用?储备再多,不过是个人肉移动硬盘,还不一定有人搜索来得快。”白岩松直言:“现在的’知识分子’应该尽快让自己进化为’智慧分子’,读书不只为了储备知识,而是要将这知识转化为做人的智慧。”

  然而,这种转换依靠的还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读书是在和比自己高的人交谈,这和聊微信是有本质区别的。最让白岩松痛心的是,现在年轻人正在渐渐丢失读书的传统。他回忆他的大学时代,“物质上穷得像乞丐,精神上富得像贵族”。因为那时读书是时尚,就连追女孩,也要读尼采、萨特,“不然没有谈资”。可现在,大学生四年下来能读几本书?要知道哈佛学生的阅读量可是一年两百本。

  书籍提升视野,增加幸福指数

  自读书中汲取智慧,再运用智慧找到真正的幸福。在读者提问环节,有大学毕业急于在上海这样大城市安身立命的孩子,追问白岩松如何能“留下来”,获得幸福?白岩松回答很直接:“你的眼睛若总看着别人,很难幸福;你得凭着自己的心,才可能拥有比房子、车子、票子能给予的更多的幸福。”

  现场,白岩松也分享了自己的幸福秘诀:“首先,我生活方式不费钱,且夫人的价值观和我相仿,一起过就很和谐。其次,对每天用的东西我很愿意投入,偶尔用的东西我很不乐意掏钱。幸运的是,常用的东西都很便宜,真正昂贵的是那些偶尔用的。”当然,白岩松也承认,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跳一跳、能够着’。”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09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跨界/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沉醉于有“温度”的声音阅读
这个时代,为何需要朗读
《白说》不“白说”
新民晚报文体汇/聚焦A13《白说》不“白说” 2016-12-18 2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