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着一身本领,融于轻吟浅唱之中。雷玲,一个“梦”惊“回生”崛起舞台的好演员。
雷玲,真灵!她扮相靓丽,嗓音高亢甜润,表演细腻妩媚,戏路宽广。《长生殿·小宴、惊变》《凤凰山·百花赠剑》《蝴蝶梦·说亲》《风云会·千里送京娘》《疗妒羹》等,大戏“天香版”《牡丹亭》等众多优秀传统剧目,她在舞台上演绎自如。
雷玲,真灵!她天赋聪颖,解悟能力很强,善于刻画各种古典女性形象。作为湖南省昆剧团的闺门旦演员,自从2001年受教昆剧大家张洵澎,并于2011年正式磕头拜师,立张洵澎门下以后,专攻“澎派”闺门旦,舞姿绰约,妩媚万端,眉目传情,颇得恩师张洵澎的真传,塑造过杜丽娘、百花公主、田氏等众多人物形象,成果赫然。
对于任何一个昆曲观众来说,六百年浩瀚的昆曲剧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无疑就是杜丽娘;而“皂罗袍”中的那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更是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昆曲的代表。
2014年,湘昆打造的天香版《牡丹亭》,就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和蔡正仁亲自传授。在张洵澎的“不走样”的传承下,雷玲在前半部《游园·惊梦·寻梦·离魂》中出演杜丽娘,明媚、阳光,令人过目不忘,获得了行家和观众的众口称赞。
昆曲的表演,带有很大的程式化因素。但是,雷玲谨记老师的教导,强调这种虚拟的表演背后,心中都有真实的东西。
雷玲塑造的杜丽娘,举手投足间,都体现着花季少女与传统闺门旦演员的不同。杜丽娘的一个出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双手十指纤纤于右脸庞粉腮边慢慢搓揉,看似无意,实在仪态万方。
再以“眼神”的运用为例,《游园》中“步步娇”一支曲“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一直到“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描写的是杜丽娘走出闺房,去往花园前,对镜梳妆的情态。在这支曲中,雷玲根据老师“三照镜”时每一“照”心情都有所变化的要求,随着情节的发展,眼神的“收、放、虚、实”各有所不同,而《寻梦》更是关键的一节。
艺高人胆大,在张洵澎老师的精心授受下,雷玲敢吃“螃蟹”,完整地把老师的经典“据为己用”。在音乐唱腔方面,为了准确表达杜丽娘在《寻梦》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从“懒画眉”到“豆叶黄”五个唱段,尽管都是刻画杜丽娘当时追忆梦境的心情,但又各有不同,她力求做到动静交替、有起有伏,突破了闺门旦四平八稳、起伏不大的局限,有层次、深刻地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观众引起共鸣。在整个声腔上,以情出腔,以情带声,避免大换气、大停顿,恰如其分地运用气息,做到声情并茂,不仅唱出了这几支曲子的共同情感,更唱出了它们细微的区别。
雷玲,真灵!2013年,经过张洵澎的精心传授,雷玲在《蝴蝶梦·说亲》《凤凰山·百花赠剑》等昆曲传统折子戏的表演中,将昆曲的唯美与典雅、细腻和柔婉表现得淋漓尽致,终于夺得当年的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