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民生最重是情怀
李洪兴
  “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许多人眼里“沉甸甸的”“有分量”,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它承诺的民生实事、深厚的民生情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米价菜价到药价房价,从教育公平到社会保障,百姓生计的方方面面,刻录着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检验着施政者的政策取向。以百姓之心为心,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具体之处抓好民生问题。

  把民生工作做到位,需要能力,更离不开情怀。心理学中有个“共情”的概念,意即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也需要类似的“共情”。倘若一边是“放管服”改革快马加鞭、一边是“中梗阻”藩篱枝节横生,一边是全国跨省医保报销启动、一边是省内还划分不同类型医保卡,这只会放大民生问题的短板效应,消解群众的信任感。把民生“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做到“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才是最真诚、最质朴的民生情怀,才能以实实在在的业绩真正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李洪兴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3·15专版
   第A13版:3·15专版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别低估大众对高雅文化的追求
“傻瓜”不死
民生最重是情怀
烂纸袍
感恩、施恩与索恩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民生最重是情怀 2017-03-07 2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