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充电站布局广泛
说起与充电有关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观念上接受,但最大的担心还是充电,怕开在马路上没电了却没有地方充电,因为大多数人总觉得上海街头没有给汽车充电的设施。
其实,这种想法已经落伍了,一年来上海充电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超出人们预期,上海现在公共充电站的布局已非常广泛,甚至在某些地区充电站数量超过传统的汽车加油站。记者在本报所在的威海路、陕西路,用高德地图查询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充电站,查询结果令人惊讶,在周边3公里范围内竟然有77个充电站,同样范围内加油站只有21个。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数量是传统汽油汽车加油站的3倍,根本就不存在充电难的问题。这个数据恐怕很多人都觉得意外。记者换个地方进行查询,以浦东源深体育场为中心,查询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充电站,结果是这个范围内有47家充电站,而加油站只有10个。充电站数量是加油站4倍,看来,充电站数量超过加油站数量并不是个别现象。
即使在近郊,充电站也不少,记者前不久在奉贤比较热闹的中心区,发现这里充电站数量也很多,有些就在马路边。
很多充电站未设标志
充电站已经相当普遍,然而即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多数也不知道上海竟然有那么多的充电站。这说明充电站建设力度很大,但宣传太少,没有让广大消费者了解。
记者通过高德地图查询到的地址,走访了十多家充电站,发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这些充电站基本上没有在门口设立相应标志,只有1家酒店门口挂了一个充电站的牌子,其余均没有。充电站大多数设在停车场,包括酒店、商场、写字楼的停车场,这也是市中心充电站多于加油站的原因,因为停车场数量多于加油站。然而,由于门口没有标志,大家走过或者开车经过,都不知道里面的停车场有充电设施。
使用率低现状待改变
很多人不知道,使用的人就很少。那么多的充电站实际使用率非常低,记者实地走访了十多家充电站,看到在充电的汽车只有几辆,绝大多数充电站无人使用,停车场的保安也表示很少有人开车来充电。
一方面很多人以为没有地方充电,另一方面建成的大量充电站却无人使用,这种现状令人遗憾。按上海公布的“十三五”充电规划,到2020年将建充电桩21万个,数量相当多,但问题是,已经建成的充电桩如何发挥应有的效用,是目前一个现实的课题。
因此,无论是建设充电站的企业还是相关管理部门,在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大宣传告知力度,做了好事还需要吆喝,要通过多种渠道让消费者了解上海充电设施在哪里,这样才能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快发展。至少,在门口装个充电站的牌子,应该不难吧?
首席记者 连建明
欢迎读者扫描右上角二维码下载新民邻声APP,进入话题板块对本文进行评论互动,部分优秀点评将刊登于明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