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戴AR眼镜,人群中一眼看穿嫌疑人
上海安博会智能安防新科技体验记
潘高峰
■ 安博会上展示的人脸识别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看过《钢铁侠》系列电影的人,都会对其中高科技头盔直接对话人工智能的一幕印象深刻。视线一扫,需要的信息立即显示在眼前,这样的画面已经成为现实,并将在未来应用于公安民警的日常执法管理——熙攘人群中只需多看你一眼,就能提取你的身份信息,无声无息中实现对可疑人员的核查比对。

  今天上午,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现场,记者亲身体验了这样一副AR眼镜:外表看,不过是一副镜架较宽的黑框眼镜,谁能想到,它的通透镜片竟是一块屏幕,左侧镜框上缘藏着隐匿式相机镜头,右边的眼镜脚里是内置式耳机……戴上之后除了能看到眼前景象,还能在眼前显示出一系列数据信息,手指轻触镜架,就可更换不同界面。

  未来投入实战后,民警戴上AR眼镜就可通过WiFi、蓝牙与警方数据库联网调取数据,同时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看一眼途经的路人,对方的身份信息就能在眼前展现。这意味着在人流密集地区,民警不再需要一一核查身份证,就能通过AR眼镜扑捉、识别路人信息,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可以不“打草惊蛇”,无声无息中实现伏击抓捕。

  除了“神器”眼镜,还有无需发射子弹、就能迫降“黑飞”无人机的“反无人机干扰器”,“刷脸”就能进出小区的人脸识别技术,萌萌的自主巡逻警车机器人……今天上午,在上海浦东世博展览馆现场,不少参观者都被这些公共安全领域的高科技产品技术吸引了“眼球”。

  比如“反无人机干扰器”,无需发射子弹,只需通过干扰信号,就能“击落”黑飞无人机;“X射线安全检测仪”也比一般安检仪更加灵敏——目前用于地铁等公共场所的安检仪,大多需要人眼辨别,而新型安检仪则会自动检测液体等特殊物品,自动发出警报。

  不少人说如今是“刷脸时代”,这一调侃也在成为现实——记者上午看到,“刷脸”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安全防范中,“刷脸”进出家庭、小区和公司正在成为现实,过去人们担心“刷脸”识别准确率不高、以照片代替人脸的问题,也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扶贫攻坚·上海实践
   第A05版:扶贫攻坚·上海实践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科艺T台
   第A17版:科艺T台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认真谋划深入抓好试点
上海援疆,2017年春天里的故事
戴AR眼镜,人群中一眼看穿嫌疑人
单车不乱放 北斗有“妙招”
IS“认领”曼彻斯特恐袭
69岁“喜儿”从头跳到尾
永远的007 永远离去了
博阿斯不想丢球 崔龙洙不甘示弱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戴AR眼镜,人群中一眼看穿嫌疑人 2017-05-24 2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