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2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5821亿元,下降1.0%。该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蔺涛对此解读: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增速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蔺涛继续分析称:“受汽车销售增速回落影响”,是导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蔺涛假设“若扣除汽车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汽车零售额的多少以及增速的高低,往往牵动市场这根敏感的神经。每当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低迷,国家有关部门往往就会提个醒甚至发个警报。
2015年车市低迷,时至7月,当时国家发改委权威人士提醒:“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2%的汽车,7月下降7.1%,导致传统领域销售放缓。”该年下半年,国务院出台1.6升及以下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自10月1日起实施。乘用车市场出现改观,由6、7、8三个月的负增长,到9月摆脱负增,至四季度每月都是两位数增长。
2016年5月,汽车零售额3115亿元,同比增长8.6%。国家统计局权威人士解读时高兴地说:“5月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8.6%,比4月加快3.5个百分点,对“当月社会零售额保持稳定增长产生重要支撑作用。”时至8月,汽车零售额3197亿元,同比增长13.1%。国家统计局报告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增长10.6%,扣除物价实际增长10.2%,无论是名义的还是实际的都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该局权威人士诠释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中主要是汽车增长加快,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
对今年前4月乘用车销售不理想,也不必过于悲观,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希望。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日前援引国家统计局前4个月汽车零售额数据时认为,汽车零售额及增速(1-2月5865亿元-1.0%、1-3月9232亿元+2.3%、1-4月12402亿元+3.4%)显示,由于“近期新车型上市较多”,“延续了增长势头”,使“出行类消费保持稳定”。这个分析,值得汽车业界思考,“不要一味埋怨优惠政策退坡,也不要埋怨市场环境,车企应该在新环境下有新作为”,是车企应有的正确态度。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