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逐渐闷热的天气除了让人的身体感觉不适外,也容易令不少市民心烦气躁、思维紊乱,甚至为一点小事而大动肝火。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冯威表示,不少人对由焦虑引发的身体不适缺乏认识,也不清楚何时向心理专家咨询,直至出现了严重的身体反应后才开始重视。她提醒,夏日一定要注意为情绪“灭灭火”。
近来,年近四十的人张女士开始无故担心自己的工作会因某种情况出现差错,无法弥补,常常提心吊胆,压力重重,每天都心烦意乱,坐卧不宁,除了心慌次数越来越多外,还出现了胸闷、气促和多汗,自觉周身酸痛;睡眠也越来越差,常常彻夜难眠。
冯威副主任医师对此表示,张女士患上的是广泛性焦虑障碍,但不少患者对于焦虑所引发的身体不适缺乏认识。“张女士感觉心慌、心跳,之后又有胸闷、气促和多汗等,这些都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躯体症状。”冯威说,焦虑可累及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可表现为口干、胃部不适、胸部压迫感、心悸、头痛、失眠等。
冯医生提醒,一旦患者出现了焦虑表现,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后,越早治疗,病情恢复得越快。“千万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不断在各科室检查诊断上,或者因为感到去精神心理科有羞耻感,不愿面对这样的诊断,从而延误了治疗时间。”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