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缺乏使用说明
硬件已经不差,但是,软件上还有不少问题。
目前上海充电设施建设单位非常多,有国家电网这样的“国家队”,更多的则由各类企业建设。因此,各种充电桩使用方式并不一样。但这些充电站都存在同一个问题:没有张贴详细的使用说明。如果第一次充电,面对一排充电桩,很可能手足无措。而且,公共充电站与加油站不同,加油站有人工服务,不知道可以现场询问,而充电站都是自助式服务,无人可问。
所以,让消费者及时了解使用方法,是目前急需改进的地方,张贴一份清晰的使用说明,很有必要。
交流桩找不到充电枪
记者实地使用后发现,有的充电设施使用相对比较简单。这些充电桩上都有二维码,扫描后安装一个APP,大部分都可以直接使用。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公司的充电桩,虽然没有详细使用说明,但只要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然后按APP上的提示一步步操作,就可以完成注册、充电、付费等一系列程序。首次使用时,凭借一部手机,基本就能搞定。
但是,有些企业的充电站需刷卡,要到网点去购买充电卡才能使用,但充电站并没有标明哪里能买到充电卡。到了这类网点,往往无法充电。
目前公共充电站基本都配有两种充电设施,一种是直流桩,主要给纯电动汽车充电;另一种是交流桩,主要给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充电。在国家电网充电站,直流桩上有充电枪,下载APP,插上充电枪就可以直接使用。但是,记者在交流桩却找不到充电枪,不知如何充电。虽然充电站贴有注意事项,但大都是安全注意事项,至于如何充电特别是没有充电枪如何充电,没有说明。记者特意来到国家电网公司相关网点的充电卡售卖点询问,工作人员竟然也不知道,最后打电话给充电服务热线才了解到,原来充电枪需要车主自备,如果没有,只能到4S店等地购买。
这种充电方式很不方便,为什么不在墙上贴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把相关情况全部解释清楚,省得消费者来回奔波,依然不得要领。
进一步提高软件水平
上海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很大,充电设施这类硬件布局速度很快,但服务软件还需要跟上,尤其是充电站这种自助式服务设施,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服务,更需要软件设施跟上。
从现在的情况看,在充电站张贴详细使用说明,让新手能够尽快上手,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需要买充电卡或者自备充电枪的,更需要详细说明。另外,目前充电站至少有20来家不同的建设企业,如果在不同充电站充电,需要下载不同的APP,比较繁琐,如果能将同类APP整合起来,也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方便。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