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35.29下降至28.57,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5.88上升至7.14,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从-5.8下降至-17.86。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认为,美国大金融就业不如预期好,加上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升到1%至1.25%的水平,使得市场对未来美国经济复苏的期待受到影响。本次中国经济景气指数相比于上月有所上升,PPP项目投资的扩大和对外“一带一路”的倡议使得经济回暖。由于英国脱欧、欧洲进入大选时期以及难民问题给德国政治带来不确定因素,本期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持负面态度。
未来3个月中国通胀率预期为1.3%,未来一年的通胀率为1.64%。与5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通胀预期均出现明显上升。美国的通胀率短期为0.26%,1年期通胀率为0.43%,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调。孙教授指出,受到国内PPP项目和“一带一路”的影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力度加大,加上消费市场回暖,国内CPI预期有所上扬。
本期发布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业景气指数与5月调查结果相比均上升。商业银行收入景气指数从11.76升到14.29,投资银行收入景气指数从23.53升到28.57,保险业收入景气指数从35.29升到50.00。由于金融去杠杆强化监管接近尾声,加上稳增长的政策利好使得金融机构业务收入有所复苏。PPP项目投资贷款、国企改革重组并购、保险业务创新增长等使得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的营业收入预期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