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今年夏季达沃斯的一大热门词。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相关论坛超过5场,其中既有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碰撞,也有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安全的讨论。在业内专家看来,未来已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要想让机器人成为变形金刚,这是人类的梦想,但目前人类还没有达到能够实现的水平。但针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应用的人工智能,我们称之为特定领域的人工智能,这个现在已经广泛在使用,而且能够产生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袁辉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
十多年前,当袁辉跟人家聊机器人,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事情太遥远了。但是在今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和他的虚拟机器人打交道。在谈及这次达沃斯论坛关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袁辉说:“我觉得这一次工业革命比前三次更深远,更猛烈。因为这是集大成者。人工智能做了六十年,云计算、大数据,甚至芯片、带宽等,都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今天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个公司,也没有一个地区如此完整地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旦形成真正的革命,对全世界将是巨大的颠覆。”
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五年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至少申请了超过8000个的国际专利,特别是在深度学习、传感器、预测性检修、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进步,令国际同行印象深刻。
在袁辉看来,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颠覆和创新,教育和人文的推动是很大的,教育的根本是人才的培养,“我们当年学计算机是在大学里接触大计算机,而现在的孩子三个月就会玩iPad了,这种技术革命应该在教育行业里越早储备,才能越早地适应变革。”
本报特派记者 方翔
(本报大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