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足球不是足球操
王 蔚
孙绍波 画
  王 蔚

  足球不是操的“操”,不作动词,不是操练,而是作名词,是指体操或叫球操。

  足球变成了球操?还真有其事,并成了这几天教育舆情的一大笑话。有网友报料,在多个地方出现了专供中小学生锻炼的新项目——足球操。据悉,自从校园足球上升为重要的学校活动之一后,基层学校的各式自编足球操就开始逐渐兴起,体育课上教、课间课后大家做,足球操成了推进校园足球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套足球操做下来,球几乎都在手上“接、传、转”,甚至双脚也很少离地。外人看了傻眼:足球到底是用来踢的还是用来编成“操”的?不要说源于英国的现代足球,即便是从故纸堆里挖出来的老祖宗发明的非遗项目蹴鞠,汉代班固把它列入兵家技巧类,并称“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唐朝颜师古解释的玩法是“蹴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因此,无论“攻守”也好,“陈力”也罢,都是体力活,玩的首先就是体魄与对抗。所以说,古今足球都是崇尚激烈拼抢乃至肉搏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操”。

  那么,到了现在的有些学校里,足球怎么就一下子变成了“操”呢?答案恐怕还是要从“喜欢做表面文章”这个痼疾上去寻找。全校上千学生,齐刷刷立于操场,人手一个足球,左转右挪,男生振臂举球,女生下腰托球,再配上一段圆舞曲,不说蔚为壮观,至少也绚丽如画,令人想起张丰毅的电影《京都球侠》里德太监训练的御林军足球队,动作整齐划一,却让洋人打得找不到北。

  喜欢做表面文章,这也可以算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反映在各个领域都有,足球操算是一个典型。而这样的典型并不鲜见。就拿大家熟知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来说,眼下正值暑假,有居委会干部向记者反映,前来要求在暑期实践工作表上加盖公章的学生有不少,还有家长跑来托关系的,“敲个图章嘛好来,何必弄得那么认真?”殊不知,这样的“走过场”,盖不盖章事小,而留在孩子心中的负面影响却是巨大的。类似经典笑话里所说的,每逢学雷锋的日子,老太太就怕被“助人为乐”的孩子一遍遍地从马路这边搀到那边,又从被另一波孩子从马路那边搀回这边,却始终回不了家。

  最近听说了一件稀奇事。上海市宜川中学每个学期要把社区干部请来开表彰会,为他们发奖状。校长高洁说,目的就是为了让社区真正发挥好青少年校外社会实践的基地作用,学生下到社区要真正有事可做、有才干可以施展、有真本领可学。现在每个高中生都有60课时的社会实践要求,这是硬指标,但也可以“软”操作,说白了就是走走形式、图图热闹。但在宜川中学,学生下社区前做了详细的调查,首先要弄清楚社区究竟需要同学们去服务什么,哪些是学生们的特长。就这样,同学们每两周下一次社区,都成了小忙人、小能人。例如,帮着居委会做好基础台帐的信息输入工作,这是高中生的强项;例如,为社区居民做好文明知识的宣传鼓动工作,这对有表演和绘画才能的同学来说完全得心应手;还比如,结合高中生应当完成的研究性课题,下到社区的同学还会带着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撰写出了诸如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整治楼道小广告、关注城市独居老人等小论文。所以说,社会实践不做表面文章,宜川中学师生体会颇深,收获也很大。

  再举一例。最近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莫过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的2016年决算,其中,北大、清华等5所高校超过了100亿元。其实,高校经费破百亿完全是件好事情,但实话实说,确立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是不能单凭投资多少钱来度量的。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和透明财务体系,才能防止教育投入被挤占、挥霍,甚至被大量用于政绩工程。类似全校大练足球操,钱花出去了,表面样子也煞是好看了,只是形式大于内容,这样的贻害是绝不容小觑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足球不是足球操
声音·八方
共享运动仓,能否引导市民养成运动习惯?
新民晚报要闻A04足球不是足球操 2017-08-14 2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