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上半年产科医院分娩量回落
与去年集中生育二孩有关 高龄产妇问题仍需关注
左妍
  本报讯 (记者 左妍)“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本市大部分产科医院的分娩量在2016年迎来高位。今年上半年,分娩量有所回落,但高龄、多次妊娠史、疤痕子宫的孕产妇数量仍不少。普陀区妇婴保健院院长赵德强接受采访时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直接受益人群为70后家庭。“这部分人中最想要二孩的去年‘完成了任务’,集中释放效应一过,分娩量就趋于常态了。”

  政策全面放开前,不少碍于政策原因无法生育二孩的70后家庭早早听到“风声”,迅速做起准备,最快的一批政策一落地就生下二孩,还有许多夫妻经历思想斗争、身体调理、备孕后,也纷纷于去年获得二孩。

  大量二孩来临,让沪上各大产科医院迎来高位分娩量。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5年分娩量为14967人,2016年分娩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全年16856人次;国内分娩量最大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去年分娩量约33000人次。

  不过,各大医院的分娩量今年增幅放缓,与生肖喜好、集中释放效应等因素有关。国妇婴2017年上半年分娩人次为8264人次,预计全年不会超过去年;一妇婴预计全年分娩量在30000人次左右。专家预计,今年全上海的分娩量将在19万左右,比去年减少约4万。

  同时,沪上高龄产妇咨询门诊量却在持续上升,一些医院的剖宫产率也小幅增加。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妇幼保健普陀论坛暨2017妇幼保健与产科危重疾病诊治学术研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危急重症、高龄孕产妇比例不断上升,给产科带来极大挑战,一些医院隔几天就要上演惊心动魄的“抢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情况较以往明显增多,高龄孕产妇产后大出血等现象也较多。”

  还有一个业内普遍关注的现象是:不少高龄产妇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孩子。医学技术的发展为她们圆了生子梦,但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小觑。“我们不能过度相信医学‘奇迹’,而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提倡适龄生育。”赵德强婉转提到,对于绝经期女性怀孕、肿瘤患者冒险怀孕,他持保留态度。母爱伟大,但女性应当合理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再决定是否要孩子。想生二胎的夫妻最好提前做好打算,坚持定期产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特别是高龄孕妇要提高警觉,坚持母胎监护,尽早发现自身疾病及胎儿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公交港湾式车站设出租车扬招点
百年老店候机楼里“添新枝”
申城上半年产科医院分娩量回落
轨交延时运营一百天 给“夜上海”带来什么
40家高违法率企业被约谈
旅游包车中途揽客赚“外快”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申城上半年产科医院分娩量回落 2017-08-14 2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