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常态,那天,我打电话约某位仁兄出来小酌、叙叙旧,电话那边的回答是“我很忙……”,我觉得茫然,因为我知道这位仁兄除了有睡懒觉的习惯以外并不忙。
那么,人们为什么倾向于说“我很忙”呢?首先,他可能真的很忙;其次,人们有“厌恶懒惰”的倾向。大多数人总认为忙碌要比懒惰好,即使是被生计所迫而“被”忙碌,也要比懒惰快乐。
问题在于,开口闭口“我很忙”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正地忙到匀不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你给邀约你的人的感觉是:我不值得在你身上花时间。
有人抽样分析了年终时人们互致问候、祝贺新年的50份信件,发现讲述自己如何如何“忙”的占所有话题的第二位,而“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年”几乎成为了信的开场白的标准句式,夸耀“忙”甚至超过了夸耀自己在过去的一年取得的成绩。
有一种传统观念,那就是人们看重辛勤工作,我们经常说:“过程很重要”,奖励努力的过程甚至超过了奖励最后的成功。很自然地,人们因为“忙”而感到骄傲,认为“忙”的人更成功、更重要,也更有社会地位。
然而,“忙”被用来作为拒绝对方,作为自己不愿意被打扰的借口,当你邀约对方,对方称“我很忙”时,你会觉得不快,甚至感到对方非常粗鲁。也许,不应该把“我很忙”作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词句,“忙”在表面意义上有“美德”的含义,其实是虚假的,被误导的。
那么,别人约你聚会,你真的很忙,抽不出时间,该如何说好呢?
说得具体一点。你可以说:“我忙于月底结账”、“这几天正在搬家”、“下周有一个考试要应付”等。如果你没有特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情绪不高而不想赴约,干脆直说,并且向对方解释现在你不便详谈你自己的状况。说得具体可以让对方觉得你诚恳、可信。
总之,千万不要把“忙”看作是“懒”的反义词,如果你确实不忙,不要有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