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荷月暑热忆旧事
杨忠明
  杨忠明

  荷月暑热,午后读书品茶最休闲。我在昌平路一家新开张的“禅溪”茶馆里避暑喝茶,读几页朋友写的《谈瓷侃片》新书,呷一口好茶,回味甘甜唇齿留香,静观茶碗嫩叶浮,突然想起,从前沪人用什么水煮茶沏茶的呢?曩昔夏日,申城老茶客喜欢用冬天存在缸里的雪水到了夏日来煮茶喝,旧诗有“扫雪煎香茗”,“细写茶经煮雪水”之句。当然将落在梅花上的雪扫下来存在陶瓮里放到大伏天泡茶更有诗意啦。曾听老人讲,用三伏天的第一次下的雨水泡茶喝,水味清润,当然用黄梅雨水泡茶叶也是不错的选择呀,旧籍《清嘉录》记:“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吴中竹枝词云:‘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梅天多雨,雨水极佳,蓄之瓮中,水味经年不变。人于初交霉时,备缸瓮,贮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嗜茶者所珍也。”时过境迁,现在江南的雨水已经不适合泡茶喝啦。

  夏天吃糟货开胃消暑,不久前,我的朋友任先生请我和几位好友到打浦路老人和酒家小聚,记得从前龙门路、金陵中路转角处有家本帮饭店“老人和”菜馆。听说清嘉庆年间(1800年)此店始建于老城厢的馆驿街、方浜中路口。“老人和”夏日冷糟菜中糟猪手、糟门腔、糟毛豆都是我喜欢的。原来冬天适合吃的热糟菜咸肉腌川、青鱼煎糟、糟钵头等美食,当代吃客在夏天空调下也吃得开开心心,“糟钵头”原来是拉黄包车等小工的宵夜美食,猪肺、肚、心、猪脚爪、笋片、火腿、油豆腐等放在有陈年香糟的钵头里烹制,一钵上桌,糟香味浓汤汁白,里面货色有嚼头,尤其是油豆腐吸足了糟味鲜汁,一口咬下去,糟汁四溢,这是吃糟钵头的最佳感受啦!

  过去夏日,窗台上的一盆太阳花,藉作文窗清供,见阳光花开,花瓣片片泛着丝绸光泽,七色鲜浓照眼艳目,有些杂交品种太阳花瓣更镶嵌着梦幻般的丝丝奇妙纹色。太阳花的花语充满正能量,是沉默的爱、光明、奔放,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老上海夏日冶艳之花美人蕉,天气越热,红、黄、紫、白、橙色的花朵开得越鲜艳,酷热的午后盛开的美人蕉伴着梧桐树上蝉鸣声,让人感受到夏天魅力的存在感。夜雨中,窗下的美人蕉那宽阔嫩绿的叶片上也会传来雨打芭蕉的天籁之音,又仿佛是古人浅吟低唱的咏叹调。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暑假,我与几位同学到浦东烂泥渡路附近的浦东公园玩,看轮船,捉天牛、金龟子,钓虾,呵呵,小河边爬着不少泥蟹呀。1967年夏天,我看见外滩江堤下有许多“六月黄”蟹,大的约有二三两重,有同学下去捉了几只,拿回家煮了吃,哈哈,内有蟹黄,味道蛮鲜的。今年黄梅天有人发现黄浦江堤下有几十只小蟹爬动,大者有二两重,有人一抓半塑料桶,这是黄浦江水环境变好,水质变清的表现,野生蟹资源需要保护,还是勿抓为好。

  十日谈

  消暑图

  虫约黄昏后,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4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百岁刘以鬯
金石同勉
小学生的梦想
不说“我很忙”
荷月暑热忆旧事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荷月暑热忆旧事 2017-08-15 2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