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孩子的确通过暑期游开阔了视野。但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都会认为只有“向上看”,只有去更贵、更发达的地方,才能增长见识,增强能力。这种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糟糕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动物,不管身处什么阶层、群体,都需要几种最基础同时不可替代的能力,即合作精神、分享精神和共情能力。在未来,孩子更重要的能力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是面对不同场景的应对能力,是面对危机和失败之后的抗风险能力。
上述这些能力,动辄几万元的暑期游不能说完全无法提供,至少提供的要素非常单一,非常单向度。从扩展孩子视野,增加社会认知,乃至提升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来看,在家门口的一次卖报行为,也许比暑期游更能锻炼孩子。当然,这样说并非否认暑期游的意义,只是要说明,如果只是在攀比的大环境下选择暑期游,那么,孩子的竞争方向过于单一,最后一定会沦为“烧钱”比拼。
在最终目的上,任何攀比的做法都无法真正拓展孩子的视野,无法锻炼孩子健康的心智。如果沉迷其中,最终反而会削弱孩子思维和见识的复杂性,导致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下滑。(尼德罗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