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医生需要参加服务生实习吗?
宋鹏伟
  宋鹏伟

  医生能不能当服务员?狭义上说,他们的文化知识、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远高于在饭店、酒店工作的服务员,两者放一起有很强的违和感。不过从广义上看,医生当然是服务员,就连公务员也是服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广东某三甲医院的做法别出心裁:今年新入职的医护人员,均被“下放”到某旅游园区内“讲解动物”“扫地倒垃圾”“端盘子”。按照院方的说法,这种浸入式体验培训,可以让新员工体验基层服务工作的酸甜苦辣,增强个人的抗压性和韧性;也可让新员工在密集人群环境中学会与不同人群面对面沟通,并最终明白一个道理——患者不仅仅是患者,还是你服务的对象。

  这一做法,当然遭遇有些人的不满:“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我应该站在手术台上,不应该每天来这里干这种与医疗无关的事。”“医生不是披着白袍的服务员。”这些吐槽显然站不住脚,服务员本就不是低贱的职业,北大毕业还有卖猪肉的,凭什么你硕士一毕业就该被请进手术台?就像军训对大学新生的磨砺价值一样,这种看似无关的体验式培训,也会对提高新员工的抗挫折能力带来帮助。

  不过也不宜有过高的期待,能否在从医路上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仅靠这些远远不够。在医疗资源紧张的三甲医院,当这些新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透支体力和情绪时,当回扣和红包的诱惑不断打败他们的良知时,他们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能剩多少?事实上,越是人满为患的医院、科室,越是一号难求的专家,对患者的服务可能越是不到位。原因很简单,这里更像是一个卖方市场——他们既没有精力和情绪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似乎也没有提供优质服务的紧迫感和动力。试想,新人积累一个月的服务精神,日后又能剩下多少?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排名第一的是语言,即对病患的安慰。病人是无知的,对病情无知,对医学无知,对未来无知,在痛苦之际求助医生时,那些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讲解尤为重要,哪怕只是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语,作用有时都不亚于手术刀。然而很多时候,等待病人的只有不耐烦,甚至是粗暴的“不好!晚了!早干嘛去了!”

  习惯了生老病死的医护人员,难免出现职业倦怠,这固然需要通过强化个人服务意识去改变,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医患沟通,建立起双方的信任。这就得依靠包括分级诊疗、薪酬改革在内的医改来实现。当基础和条件都具备时,对服务对象的尊重才会建立起来,服务精神也才容易保持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4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礼让谣
大学生传销之患,仅严打还不够
黄牛忙啥?
攀比式暑期游反而会窄化孩子视野
正视历史,方能走向持久和平
医生需要参加服务生实习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医生需要参加服务生实习吗? 2017-08-15 2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