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稳军心
如果说,去年里约奥运会时,中国女排的夺冠还有点磕磕绊绊,还需要依靠一点运气,那么此次大冠军杯,中国女排的夺冠则完全凭的是实力。即使是和上个月的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相比,中国女排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点,得益于郎平的回归。
半个月前,郎平从美国回到国内,先是观看了全运会的女排比赛,随后又参与了大冠军杯的组队与训练。本次大冠军杯,虽然场上指挥的依然是安家杰,但在赛前的准备以及赛场上的调度,郎平都深入参与其中。甚至已经调任排管中心副主任的赖亚文,也以领队身份随同出征。而针对女排目前在副攻和接应两个位置上存在的问题,郎平果断召回老将曾春蕾和颜妮。
每一场比赛,郎平的影子无处不在。作为“编外人员”的郎平没有坐到教练席,而是以观众的身份观看比赛,但是,她不是单纯地观看——戴着耳麦的郎平似乎一直在幕后出谋划策。第一场比赛后,安家杰也透露:“每一次赛前和郎导商量得比较多。比赛中如果有特别局面,郎导会提示更多一些。”对阵巴西一役,中国队险遭翻盘,郎平在看台上不断与安家杰沟通,稳住了局势。
站上领奖台,满面微笑给爱将颁奖,如今的郎平和里约奥运会时相比,显得更加洒脱,既可以走向前台,也可以隐身幕后。这既锻炼了年轻教练,又发挥了整个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组合渐成熟
当昨天赛后,郎平亲自为入选最佳阵容的袁心玥颁奖,中国女排一条让人望而生畏的攻击线已完全形成,郎平在2015年初打造的“朱袁张”组合,终于全部成熟了。
作为中国队的绝对核心,朱婷的统治力毫无疑问。但在本次大冠军杯之前,中国队过度依赖朱婷,甚至只靠朱婷一人的现象屡屡出现。而在本次比赛中,袁心玥和张常宁的爆发让朱婷如虎添翼,有了更好发挥。
身为中国女排第一高度,其实,从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袁心玥就给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成为世界级的副攻。在八一女排,她经历了一个惨淡的赛季。郎平回归后,给袁心玥开了“小灶”,袁心玥和朱婷单独在京训练多日,培养的默契在本次比赛中看到了效果。在本次大冠军杯比赛中,袁心玥的进攻是所有副攻最多的,这是她继大奖赛之后,连续第二次成为大赛副攻得分王。
跟随江苏队获得全运冠军,马不停蹄转战日本,张常宁的状态无需质疑。在国内两次夺得MVP,作为朱婷之外中国女排第二号攻手,张常宁在郎平回归后彻底爆发了。本次大冠军杯,对阵韩国和俄罗斯,张常宁成为了场上的主角。
从“朱袁张”的崛起,我们可以看出,郎平不仅仅是为里约周期培养了人才,她已经为东京周期打造好了班底。2017年三人齐爆发,2018年的世锦赛,冠军是唯一的目标。
本报记者 厉苒苒 李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