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体育培养路径,是对传统竞技体育办训模式的有益补充。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打破藩篱、主动创新才能有更好发展。
体教结合模式越来越好
45秒14。男子400米比赛,当郭钟泽将所有的竞争者远远甩在身后,并以这样一个优异成绩冲过终点线后,全场立即为之沸腾。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成绩,不仅打破了保存了17年之久、诞生于2001年的45秒25的全国纪录,还达到了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参赛标准。更重要的是,这个成绩来自年仅21岁,尚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读大三的学生运动员。
为了能够让郭钟泽获得更好的训练条件和训练环境,上海田径运动中心在与北京大学合作后,想尽一切办法、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提供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
女子1500米跑道上,赵婧是毫无疑问的热门人物。十二运中,她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身份,为上海代表团包揽女子1500米和800米两枚金牌,这一次,她卫冕成功。她来自复旦大学及北京大学与市体育局的合作培养。
上海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国雄表示,“在和高校合作这一块,只要能发现好的苗子,中心都会努力去进行这样的合作。利用高校的招生资源,好的教练,再加上我们的保障投入、技术水平来提供支持。这样的模式会越来越好。”
俱乐部各协会输送人才
“曹校长,你真的是我走向成功道路的一个开路人,很多人说我为曹乒带来了多少多少,因为他们不知道之前曹乒为了我付出了多少。上届全运会输完我就下定决心,怎么输的下次怎么赢回来!再多的话不说了,感恩一辈子……”这是许昕在微博上发表的长文。
时隔52年,上海男乒重夺全运冠军,令人惊喜的是,许昕、尚坤和赵子豪,全部来自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我当初没有达到(奥运会)这个高度,所以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弟子身上。”曾经,曹燕华如是说。
本届全运会,上海代表团许多项目都走出了与地区合办、高校合办、职业俱乐部合办等新路径。除了曹乒,以网球为例,就是浦东新区、梅体网球俱乐部以及市体育局三家合力——日常训练、比赛的管理依托俱乐部,由俱乐部安排全年的训练与参赛计划,最后拿下一金一银一铜的成绩。
上海足球在全运会上大丰收,U18女足和成年女足强势夺冠,普陀区的“小玫瑰”们,承包了大多数的主力队员。24年来,普陀区女足“一条龙”的方针,培养了许多女足人才,普陀女足成了一块金字招牌。而上海原本优势并不算大的高尔夫项目,则将市高协作为办训主体,最终历史性地夺得女团金牌。
基层教练扎根业余体校
场地自行车中长距离6个项目中,上海队拿到3金2银,而这其中,来自崇明的姑娘小伙唱了主角:秦晨路独揽2金,范阳1金,黄丽一金两银,黄冬艳两银。
崇明自行车15年的探索和发展,今天枝繁叶茂。启蒙教练武文泽是不得不提的人物。本届全运会自行车赛场的四名崇明籍选手,都是在他的指引下,踏上自行车之路。
2006年4月,武文泽来到秦晨路所在的崇明向化中学挑选自行车苗子。当时还是白板的秦晨路所展现出的素质让武文泽眼前一亮,“他立定跳远一下子就跳了2米6,长得白白净净,形象上也能代表上海。”当即武文泽就对秦晨路说,“9月1日来崇明区业余体校报道。”2006年上海市第13届运动会前夕,年仅14岁的秦晨路就对崇明区业余体校校长范本兵说,“校长,我要把三枚金牌都拿下来。”
武文泽和妻子宁艳华曾是场地自行车全国冠军,退役后在山西工作。2002年,两人接到时任上海市体育局竞体处副处长兼青训中心主任郭蓓(现上海市体育局巡视员)的邀请:崇明将重点打造自行车运动,需要引进优秀的三线教练。当时,武文泽甚至都没有崇明岛的概念。就这样,武文泽和妻子移居到了崇明,崇明方面给自行车训练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这一扎根,就是15年。直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送孩子去练自行车,更多的小黄丽、小秦晨路正在成长中。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