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
河 西
  ◆ 河 西

  谁都没想到,唱片业大萧条的这几年,中国民谣却意外地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

  《从前慢》火了、《南山南》火了、陈粒火了、周云蓬也火了……

  民谣,代表着诗意、流浪、远方、淡泊,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忧伤或快乐。那些乡愁诗韵,很轻易就打动了听者。

  台湾70年代的民歌手陈明韶1980年出过一张唱片《浮云游子》,标题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这群背着吉他游走在各个城市之间的流浪歌手,他们比普通人更深切地感受到离愁:“浮云一样的游子行囊装满了乡愁,虽然努力往前走,乡愁一样入梦中。”

  这是王杰与他之后安逸生活的仇恨,也是所有民谣歌手的原罪,所以他们的歌声中,总有或淡或浓的忧伤疼痛,闭上眼睛,你能听到他们的苦涩纠结在你耳边盘旋,像是一只无脚的鹰,眼神锐利,却无处安身,只能飞在风里。

  看不见的城市,走不尽的天涯。

  背着一把木吉他,周云蓬在熟悉或陌生的城市里行吟游走。周云蓬有他的乡愁,在盲人影院,他追念着光的故乡,那是一个苦鬼在海子的《九月》中骑马踏过的诗意的草原。

  看不见,他就让手指爬上琴弦。姚谦写过这样的词:“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从小,周云蓬就在去乡与返乡的旅途中度过,他说他的“整个童年充满了火车、医院、手术室和酒精棉的味道”。

  和大多数民谣歌手在成年后才开始流浪不同,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牵着患有眼疾的周云蓬的小手,无助地从一辆火车到另一辆火车,从一座医院到另一座医院。那段经历,连同他成年后四处奔波赶场子的演出生涯,构成了周云蓬的火车情结……动辄十几个小时的摇摇晃晃,在夜晚在卧铺上,却醒着。迟迟的车站的鸣笛声,悠悠地在空旷的田野中飞过,进入你的脑海,沉睡。

  若干年后,它们会突然醒来,让你泪流满面。

  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他的眼睛越来越不好,青光眼让他眼前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千里迢迢去上海寻医治病。

  很大程度上,他是个无家可归的人,不停地搬家,不停地漂泊,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也许只有他的童年才是他可以落土的根。那曾经有过光的梦,是原始的童真。

  后来,他什么也看不见了,他印象中最后看到的景象是大象吹口琴,可是又觉得不可能:“大象怎么能吹口琴呢?技术难度太大了。”

  瞎子弹吉他这难度也不低,可是周云蓬做到了,在民谣的音乐中,周云蓬诉说着他的人生故事,在吉他声咽中让你莫名感动,这是民谣的力量,也是人生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教育专题
   第A15版:教育专题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24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家装专版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乡村生活
如昨
图片新闻
初秋两题
世界上最小的首都:马累
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
啤酒不朽
无题(471)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A21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 2017-10-15 2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