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戏偶得
唐燕能
  唐燕能

  我本人并不熟悉荀派,以前很少看荀派戏。但听了赵燕侠,再听龚苏萍两位新老艺术家的磁带录音,陶醉了!开始研究,为什么那么多观众喜欢荀派,那么多青衣爱学荀派?除了“嗲”,有女人味之外,它在表演艺术方面力求生活化,平易近人,贴近观众;唱腔上又甜美、酣畅、自然、亲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前与新中国成立初年,赵燕侠一人担纲,挑大梁,独当一面,在天蟾舞台连续公演三个月,天天满座,尤其坐在三楼的底层平民大声叫好,都是空前的,有案可稽。

  赵燕侠是花旦、青衣两门抱,上世纪50年代初,在沪上演出全本《红娘》《玉堂春》《白蛇传》,以及《红梅阁》和《碧波仙子(即追鱼)》。她吐字清晰,因为全是京白,味道甚浓,偌大舞台,声声入耳,字字珠玑,已在继承荀先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柔中有刚,妩而不媚,“赵派”已见端倪,并日趋成熟。可惜因时代的原因,这条路未走下去,她被江青赶下舞台,及至晚年未了心愿,真是壮志未酬,可惜了!

  赵燕侠的唱干练、“嗲”中沉稳。龚苏萍乃后起之秀,学荀力求工整,尤如评弹界的朱慧珍唱“俞调”,做到“纯、正、真”,很不易,且两人共同的长处,都是“金嗓子”,声音清亮、华丽、甜美。龚的声音由于吸取了西洋发声方法,更显畅亮、醇厚。荀派的唱似神龙,每每见头不见其尾,意思说落到最后一个字的尾腔没有固定的套路与程式,变化不停,让老听客难以预料,是根据人物彼时彼地的感情而精心铺设的。龚的唱酷似乃师孙毓敏,她中规中矩,也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较少发展。

  可喜的是《痴梦》确是全新的,是孙毓敏老师原创,由上戏高一鸣先生作曲,河北省京剧团的王世民先生编剧。在《痴梦》基础上,龚苏萍在老师的支持下,与江苏省京剧团编剧、导演翁顺和女士合作,加上了头与尾的戏,成了较为完整的一折《马前泼水》。可以说这是龚苏萍的代表作,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所加台词、唱词及唱腔,完全是由龚与江苏京剧团内的编剧,加上上戏的高一鸣先生和江苏省京剧团名鼓师杨晓辉先生共同设计完成的!祝愿龚老师在继承发展荀派艺术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A28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听戏偶得
与民谋利更孜孜
篆刻
新生活方式
咏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
白芍药(油画)
“复兴”的速度
秋叶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听戏偶得 2017-10-26 2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