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厅大堂内双狮迎客
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大楼建造时,向英国订购了两尊青铜狮子,分别用当时银行行长的名字取名,张嘴吼叫的叫斯蒂芬,闭嘴静蹲的叫施迪,1966年后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之后不再露面。如今,这对青铜狮子威武地趴在大厅一楼。通过沙船模型和汇丰铜狮等重点文物,凸显上海以港兴市的特色,反映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经济中心地位。
大屏幕上的上海历史故事用一段简短视频导入,从6000年前的崧泽古文化遗址开始说起。尾厅展示国歌国旗国徽的诞生,与上海的渊源,为展览画上了有力的句号。
六千年往事一站开启
上海从哪里来,谁是最早的上海人,上海为何成为上海?这些答案都可以在新开的“上历博”找到。
上海的命运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馆中近代上海展出文物计692件,其中革命文物296件。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里,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还能了解到标志性历史事件。1927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民选的市民政府。早期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陈云用过的望远镜,刘少奇使用的印章……都是“开天辟地”单元里的重点文物。
侧重见证上海发展史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近年多次向社会征集了开馆文物,和馆藏文物一起,不论经济价值高低,而是侧重见证上海的发展历史。
1873年木制结构的外白渡桥完工,英文定名花园桥,1907年钢梁结构的外白渡桥落成,这块很有意义的桥梁铭牌被保留了下来,观众可以看到当年的建筑师和施工者姓名。
1892年正广和建立了汽水厂,此次向博物馆捐赠了当年生产的未开封的汽水。超过保质期100多年的汽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恐怕世界上也无人尝过,让人引发有趣的遐想。据馆方说,美孚石油100多年前生产的煤油灯贴飞马标志,现在他们的公司也没有这件藏品。邵万生的金字招牌见证了上海民族企业历经百年的风浪。
在互动区域,馆方还设计出整面墙的保险柜,拉开保险柜抽屉,可以看到当年的上海各个时期流通的货币。
1860年出版的《英话注解》(咸丰版),居然使用宁波话来标注英语发音,还很受市民欢迎。这本词典里,一月份January叫“传牛爱立”,热hot叫“耗脱”,冬天winter叫“晕脱”,现在看来啼笑皆非了。洋泾浜英语的起源可能要追溯至此。
本报记者 乐梦融
相|关|链|接
南京西路原跑马总会大楼将从2017年11月1日起挂上新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历博”)在这栋修缮一新的英式楼宇里启动试运营。这里曾是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等核心文化机构的旧址,未来在此,观众可以集中回望上海丰富的城市历史和光荣的革命历史。
“上历博”自1953年开始筹建,1983年建成“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1991年7月更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2015年年底,经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批复,作为“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上海市级重大文化设施之一“上历博”建设项目得以正式启动。
“上历博”自今天起开始“试运营”,馆方将向街道、学校、博物馆志愿者等组织发放参观券,考虑到西楼正在施工,不设置面对全社会的网上预约或现场排队。“上历博”内部试运行期间,除持指定日参观券者外,暂不开通网上预约参观及现场领券参观。乐梦融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