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厅里,演员正在排练第三场。剧中,工人们第一次罢工刚失败,夏若冰带着学生肖艾频来到工人家里,鼓励他们再次罢工,使众人受到了鼓舞。排练现场,傅勇凡耐心地为演员们讲着戏,不断引导饰演工人的演员们的情绪,让他们从疑惑到坚定,最后情绪开始激动。饰演夏若冰的青年演员贾景晖受到启发,不断与傅勇凡以及身边的演员们一起探讨着更好的呈现方式,最终将三句“罢工”说出了不一样的情感内涵:“罢工?罢工。罢工!”
从10月初建组以来,演员们已夜以继日地排练了近一个月。为了让演员更好地理解剧情,十九大期间,剧组还邀请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徐学通为演员们上了一节党史课。傅勇凡说:“就拿剧中‘罢工’情节来说,演员光提高‘罢工’这两个字的音量是没用的,他只是在‘演’这个工人,但内在情感没有达到共鸣,但当我们的演员上了党史课,深入了解了时代背景后,我再与他们一起分析工人们的悲惨境遇,表现出来的情感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年轻的演员们将在舞台上诠释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热血和信念,呈现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见习记者 赵玥
话剧《国际歌》梗概
1921年深秋,在莫斯科留学的夏若冰在报纸上获悉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激动不已,当即决定回国投身伟大事业。回到上海后,他以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的身份开展宣传工作,一边启蒙在校学生一边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此同时,夏若冰将《国际歌》播撒到工人群众中,振奋了迷茫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