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易俗社主演的化妆师已12年,冯爱丽早已熟悉每位主演的脸部特色,“相比普通化妆,秦腔的妆面更浓”,描摹之间也更能体现剧中人的个性。
13岁开始学戏,冯爱丽曾经也是舞台上的一名小旦。直到现在,偶尔还能从她嘴里听到几句颇有韵味的哼唱。或许因曾经是演员,她更能了解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怎样的妆面效果,“眼角眉梢,说不上来哪些地方微调一下,就能显露出剧中角色的神韵了。”
上场准备铃响起,将惠敏丽送出化妆间,冯爱丽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随身化妆箱,准备前往后台候场,等待换幕间隙的补妆、换装。她笑着说:“以前放弃演戏是为了照顾家里,想找个清闲点的活。没想到,当上化妆师,反而比以前更忙了。”
一门之隔的舞台上,秦腔唱剧悠扬高亢,而冯爱丽却一路飞奔小跑前往后台,根本无心听上或看上一段。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