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免烫棉布
Andrew Boyd(安德鲁·博伊德) 姜小龙
  Andrew Boyd(安德鲁·博伊德) 文 姜小龙 译

  洗衣服历史悠久,从早期洗衣盆、搓衣板、晾衣绳和夹子,到今天洗衣机、烘干机及各种各样添加剂、洗衣粉、除斑剂、织物柔软剂。如果再讲究一点,人们可以买到不用烫平的衣服,这主要归功于一个名叫露丝·贝内里托的女士。

  1916年贝内里托生于新奥尔良市一个保守地区,那时大多数妇女期望成为家庭主妇。开明的父亲送年仅15岁的露丝入读杜兰大学,她是化学课里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而后她在芝加哥大学得到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今天大多棉布是没有皱纹的,这并非源于种植棉花的技术进步。没有化学处理,湿棉布很容易产生皱纹。二十世纪大多数时期,烫衣板是家庭必备用具,家庭主妇花大量时间烫平棉布衣服。

  上世纪三十年代像尼龙这类化纤面料问世,开始挑战棉花种植者。化纤易于打理,皱纹少得多。消费者是否会放弃棉布感觉,换取打理方便?可能性的确存在。

  露丝当时在美国农业部工作,她发明了一种处理棉布的纤维工艺,被称之为交联(cross-linking)。该工艺将棉分子排列成类似化纤面料,结果是棉布“永久烫平”。

  她的工艺后来被多次改进。开始处理过适用厚布料制品像裤子,但是对薄衣料棉布损伤太大。1993年日本制造商取得重大技术宊破,生产出免烫棉布衬衫。新免烫面料工艺不断得到更新,使得棉布更耐久、少斑点、更结实。

  这一切都始于贝内里托的研究成果。她一生注册55项专利。她的成就不仅限于专利,麻省理工学院授予她终身成就奖,表彰她的研究和教学。贝内里托为几代学子树立了榜样,八十高龄时仍授课教学。

  1970年她荣获农业部最高奖励,杰出服务奖。2008年她入主美国发明家名人堂,那里女性可谓凤毛麟角。著名成就来之不易,源于一个来自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早年女科学家就更加难能可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连载
   第A16版:阅读
免烫棉布
保八迎九争百不是梦
延 年
知青三代
多伦路钟楼 (水彩画)
电影贺岁
与“邬达克”的零距离接触
力学如耕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免烫棉布 2018-02-15 2 2018年0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