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一家养老院看望一位长辈。刚坐下没多久,就有护工进来要帮老人洗澡。可是,同室的一位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见是一位女护工来助浴,说什么也不洗,说是下次等他儿子来看他时再洗。我连忙问亲戚,你们敬老院里没有男护工吗?这位长辈说,以前倒是有一位“独养儿子”男护工,这个月回家过年去了,是不是辞职不干了,也不清楚。
养老院里缺护工,更缺男护工,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说女护工在工作时比较耐心细致,但在照顾男性老人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现状是许多养老院没有一位男护工,就算有,也是五六十岁的老员工,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需要更多的男性来从事护理工作,是未来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是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有些男护工回老家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自己在城市里干的工作,因为在一些人眼里,护工就是伺候人的工作,男人去干护理工作更是没有出息。这种由来已久的偏见,是造成如今缺男护工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提高护工(当然不光是男护工)的行业基础,比如为其评定技术职称,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上升空间。在评选各类先进模范和代表时,应该考虑到护工的贡献,并加大对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使他们能有更多的职业荣誉感。同时,建议设立全国性的护工节或护工日,让全社会都来认识到护工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男护工的经济地位也很重要。养老院里的男护工干的有很多重体力工作,相应提高工资待遇理所当然。建议政府在补贴养老院运营资金时,更应该把这笔宝贵的钱财直接落实到护工。可以根据他们的护理技术等级、工作表现和年限,给予每月固定的补贴。通过这样,提高护理员的积极性。
全社会理应群策群力,多为提高护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采取更多举措,让他们能更安心地工作,对每个家庭来说,这都会是件大好事、大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