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享照片
周炳揆
  周炳揆

  社交媒体提供的一个极大的便利,是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可以很容易地分享彼此的照片。但是,凡事总有另一面,如果分享的照片过多,次数过于频繁,会给读照片的一方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一位老同学告诉我,这种读照片的压力会造成朋友之间关系的疏远,甚至会导致妒忌、憎恨、陷入抑郁状态等。

  当今人们分享照片不是一张、两张,而是一大群。比如说,你的侄子去美国参加夏令营——你会收到他在校园的照片,他在船码头的照片,以及他在游轮吃晚餐时每一道菜的照片……一位朋友去美国15日游,天天要发我10张以上的照片,有一次,光是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长颈鹿的照片,他就发了12张之多。我不得不承认,每天读这些照片是一个负担,因为这位朋友和我关系很好,这种负担就变得十分微妙。

  我很难做到不读这些照片,因为我知道这位朋友期待我的回复,给他拍的照片点赞。所以,和你关系越密切的人给你看照片,负担就越大。

  另一位朋友退休以后成为了“摄影家”,逢见面必谈照片,一次在餐厅吃饭,甫坐定,他就打开笔记本电脑,向我展示他在武夷山玩漂流的照片,我说:我们还没有点菜呢,还是先聊聊吧!一次,我通过邮件问他一个问题,他连续两天都回我邮件,但就是没有述及我问的问题,却寄给我二十几张他儿子参加中学生足球比赛的照片。

  我给他打电话,尚未切入正题,他就问我是否看过足球比赛的照片,就像老师问学生家庭作业是否做过一样,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我没有看过照片是会受到责备的。

  我的体会是,要和朋友分享照片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要看时机、看地点、也看对方的心情。不妨先问一下朋友喜欢哪种形式读到照片:电子邮件还是聊天软件?如果对方习惯用聊天软件,那就一对一地发给他(她)。在朋友中“群发”并不好,因为并非是每一个人都一定喜欢你的照片。

  记住我们老祖宗的教导:物以稀为贵。给朋友分享的,应当是你的精品之作;如果同类的照片较多,干脆放在一起发完,不要今天发过明天又发。有时,惹人讨厌的不是数量,而是频率。

  当然,发一张“夕阳无限好”的风景照固然不错,但你朋友可能更喜欢看到你的生活照——你参加母亲的生日聚会,你家新添的小狗,或者是你骨折后撑着拐杖的样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郊野大地|新春走基层—— 寻访上海“中国特色小镇”特别报道
   第A09版:郊野大地|新春走基层—— 寻访上海“中国特色小镇”特别报道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新民法谭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阳光天地(246期)
   第A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6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这是他心目中的上海
玉碎
听戏(水彩画)
草亭春曲
分享照片
旧时宁波搡年糕
新民晚报夜光杯A16分享照片 2018-02-27 2 2018年0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