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午,参加《钟扬文集》《钟扬小传》等书的出版发布会暨“学习钟扬精神座谈会”,会前又见到了钟扬夫人张晓艳教授。她的神色中还是有掩不住的伤痛,时光缓缓,永远有带不走的追念。问她小儿云实的情况,得知已经从山东转学到上海复兴中学,心里有些松缓,这个灵气的孩子,会有自己别样的成长路。
在会议上做了5分钟的发言,表达对钟扬教授的崇敬,也讲述了写作《钟扬小传》的原初动力:钟扬老师像个永动机,30多年做了别人100多年的事情,他的能量从何而来?在各地的采访中,渐渐理解了他。钟扬有一句特别令人感动的话:“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他的大事,都是时代的空白,是社会发展最紧迫的需求,是人类共同体的普遍问题。有这种情怀的人也许很多,但能像他那样,以一个科学家的专业化知识,紧紧盯住生态学的前沿课题,餐风宿露地采集种子,那是少而又少。人生最美的境界,是做一件心里喜欢、时代需要的新事儿,钟扬老师做到了,他太辛苦,也很幸福。
每个人都在历史中,只是位置不同。有的人是火车头,有的人是车轮,有的人是车厢上的乘客。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火车头,那样火车头也失去了意义。然而更不能人人都去当车厢上的乘客,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景象?钟扬老师是当之无愧的火车头,一流大学培养的人,都应该像他一样,站在火车头的位置,领跑整个社会。昨天的发言中,特别提到了写作中的一份心情:钟扬曾说,“我有许多梦想,它们都在遥远的地方,为了梦想我独自远行。”今天我们对钟扬老师最好的怀念,是让一个人变成一支队伍,让一支队伍变成新的时代精神。
今夜走过校园的外墙,铁栏杆上镶嵌着一连串校徽。恍然间,仿佛看到西藏寺院中的一排排转经筒,于是轻轻走,像在西藏拨动金灿灿的转经筒,100多米的祈愿路,将校徽一个个摸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