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去的水果
吴越
  吴越

  冬天到了最孤绝的部分,一日冷似一日,夜来冷雨敲窗,晨起晞薄愁浓。天光不开,人就无聊,抱着炉子萎顿。这时,忽然想起小时候吃过的一种非常高级的水果糖。

  不仅是色素加香精模仿水果的味道那么简单,还模仿了水果的样子:用一瓣一瓣橙黄的软糖粒,做成合围的一圈橘瓣模样,撒上雪花般糖霜,稳稳坐在一片圆纸垫上,包上透明玻璃纸,细细的金箔条拧紧了封口。那时,不知什么机缘,我的手掌上托着这么一个宝物,微风拂来,玻璃纸发出簌落声,像风铃在远处人家的阳台上歌唱。那一定是在过年前后,气氛别样轻松,又可能是在一个城市开始富裕起来的年头,因而这种华而不实的糖果作为礼物在流通。

  得到大人的允许,我轻轻松开金箔条,解开玻璃纸,手指伸进去,捏住了“橘糖”的上围,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了。大人们聊着天,鼓励我:吃呀,吃呀。于是只能装作很有计划,像吃真正的橘子那样,掰开,拈三两瓣,收回手,送进嘴里。一阵令人心悸的甜,糖霜融化了,接着喷涌出浓烈的橘子香味,再然后,不可避免地,软糖的口感出来了——无论怎么装扮自己,它本质上还是橡胶的同伙。我忙不迭咽了下去,一点依依不舍的心情都没有。

  大人们又转过身去继续闲聊了,我有些同情地看着剩下的一半。你呀你,这么好看、精致,却这么乏味。你怎么能模仿橘子呢?一个产自树上的橘子是无可替代的呀,剥橘皮,在清香中感受橘瓣的柔软,不小心挤一下,就从微凹处沁出亮亮的汁珠。我记得,在我童年的好一阵里,是用一种习得的方式来处理每瓣橘子的:在它微凹的接缝处掐一下,掀开一点边,顺势向两边展开,这样,薄如蝉翼的瓣膜就脱下了,一缕一缕的橘囊有些怕冷地抱在一起,这时,就可以用手指在橘瓣微凸的背上抵一下,进一步把果肉展开,细细享用。最后,把吃干净了果肉的瓣膜吃了。这是吃一瓣橘子的吃法。一个橘子有至少十瓣,你要是愿意这么吃,用吃柚子或橙子的方法吃橘子,每一个足足能吃上十分钟。

  其实,我也曾这样对待过苹果:尽管经常是酸得倒牙,还是要把心子都恨不得吃掉,只吐出两颗黑黑的籽来;这样对待过梨:再味淡如水,削梨时也绝不允许让梨皮带走一点梨肉;这样对待过香蕉:不是过生就是过熟,但吃的时候保持微笑,因为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香蕉里有使人愉快的成分。好了,没有了,那是在差不多三十年前的三线城市,水果这个概念刚刚从水果罐头里走出来,变成一种应季的、真实的商品,种类还相当有限。苹果橘子香蕉梨,这几乎就是贯穿我童年的全部水果,而且哪有什么品种,最多标个产地。

  时序渐移,就像一种一种器乐的加入,一些新的水果出现了。我在同学家阳台上吃过人生第一颗荔枝,那不透明的白色果肉至今带给我一个美丽丰满女性的意象;我曾因吃了亲戚从福建寄来的芒果而过敏,一到夜里便从皮肤上隆起风疹块;我们家冰箱顶上供过一个茂盛的菠萝,甜丝丝的气味持续了一两个月;我第一次吃到榴莲,下了好大决心,拨开浓郁气味,尝到奶油般滑腻清甜;我第一次在泰国旅行时,大巴车停路边,顺手买了一杯绿色果昔,太好喝了,却无法对应任何一种吃过的水果,直到很多年后才知道,那是牛油果加椰浆……

  现今,进入我的生活的水果已经是宏大交响乐了。但是这样一个冬天的午后,我还深刻地记着那一缕一缕橘肉的细微滋味,它们是最初的音符,嘹亮,明亮,幸福,绵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8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美食
舍不得
过去的水果
智慧快餐
太阳的味道
朋友的圈
今茶非昔茶
长笛、竹笛和钢琴的对话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6过去的水果 2019-01-06 2 2019年01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