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
亭湖高级中学
高三(1)班
历史是一条线,一条无限蔓延的曲折的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条线上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点。
而串联起这一个个点,使之变为一条前后关联的红线的,不仅仅是血脉,更有文化。或者说,文化是串起整个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的精神血脉。
我们从先辈们那里继承的,不光是DNA,更有道德规范、民族精神、社会经验、生活常识、宗教禁忌、做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各种经世致用的知识……这些,我们从“纸面上”已经领教得太多太多。从小到大,我们读过的那些先人留传下来的经史子集,有多少不是在这些方面做到了极致?
但是,读遍了这些语调铿锵高昂的圣贤书之后,我蓦然觉得,还有一个和蔼的、温润的声音在我们的耳畔响起,它告诉我们生活的常识、社会的经验甚至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识人看天的各种技巧、教儿育女的方法点滴……
这便是上不得圣贤书却千百年来在民间口口相传的“民谚”!
上不了圣贤书,因为它俗,千百年来,不脱尘世,口口相传。就因为它深植民间,扎根沃土,营养丰沛,故而枝繁叶茂;更因为它有着广阔的受众市场——从古至今,文盲居多的中国人中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不计其数,可谁敢说他一生中没听过一句民谚,没受到过民谚的影响?所以说,濡养中国人精神的,绝不仅仅是那些圣贤之书、文学典籍,民俗民谚的谆谆教诲,更让每个中国人精神丰盈,言行得体,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你年少时,一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会让你懂得珍惜时光,计划未来,发奋努力;当你年老时,一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会让你明白生命无关老少,时时充满生机;当你择友时,一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会让你明白与人相处要学会忍让,懂得包容;当你择业时,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明确告诉你职业无高低之分,技艺有优劣之别;当你处于顺境时,一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让你明白顺境难以永恒,乐极可能生悲;当你遭遇厄运时,一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会让你鼓起生活的勇气,平添前进的信心……
民谚是民俗的一部分,唯其“俗”,才更显亲近;唯其草根,才更具生命力;唯其口口相传,才更像一位长者的耳提面命……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乃至每位炎黄子孙,都得感激那些饱含先辈经验智慧和无限深情的殷切教诲……
民谚,让我们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