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塔影苑与空相寺碑石
王玥
  王玥

  这要从上海龙华“塔影苑”说起。

  十多年前,我去龙华寺,无意之中走入了塔影苑,这是一处在寺院中有着独立小门的庭院,虽不深,园内却一步一景,景色怡人,别有洞天。眼前的一片小竹林没有掩盖住即将到来的惊喜,我在池景亭内发现,亭中留存着一块北宋“空相寺”残碑,一块碑石由一个亭子守护,碑身看似古朴厚重,却与周边景色毫无违和感,反而这块独特的碑石在极力地融入环境和适应这个时代。

  北宋“空相寺”碑石的存在,也为龙华寺追溯了根源,仿佛前人捎来了石质信件,当万事湮灭,碎瓦入泥,碑石或许还可以在更迭翻滚的时代泥流中露出永恒的一角。

  生于那个年代,注定充满荆棘,然而面对岁月的侵蚀,面对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今让我们再见到的“空相寺”碑石,它便已是一位脱了战袍的老人了,历经了艰辛与漫长的岁月,零落在人间,寂静如尘,清逸而凄美,不变的是依然可以聆听寺院熟悉的钟声。

  它虽是残碑石,却非常有灵性。从那次的误入以后,每逢落叶季,我常常不请自去,自备鲜花置于碑石前,坐在亭阶,静听着老者以景传递的时空述说。满地落叶沧桑,沧桑落叶满地,落叶在眼前飘零到北宋时期,不是梨花带雨,是繁华走向枯萎,如落叶枯烬般的荒芜,在纷乱与软弱兼并的大宋王朝,蔓延开来的,是狼藉残红,青衫悠游的笛声并未与清泉缓流的时光相见,哪怕是短暂的,也只在苍茫的大地上留下数不尽的岁月挣扎。而“空相寺”碑石,曾见证过北宋黛色的天空下,黎明前出现的那一道曙光。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多好的句子,用在这里正好。读着便想起亭中的“空相寺”碑石来,记得是一个秋天,随即填了菩萨蛮新词,是兴起,也是为了记录,将来有一天,我还能重拾心情。

  “远来亭戍谁知早,忽如雁影秋风好。苔怯草阶寒,灵碑半壁残。澄阳惊梦是,笼雾消沉醉。终是故园游,衔霜泪甸侯。”

  想好时间要去亭台,却早早地到了,手中拿着花,忽感秋风如雁影在眼前飞过,真的感谢岁月,我还站在这里。亭台的石阶上,从细缝中长出绿悠悠的一片,眼前的碑石角上的残迹,促使我想问苔草的寒冷。阳光照射下来,有点迷雾仿佛在梦境之中,是“空相寺”石碑唤我来,听取另一个时空的故事,每一道残痕,是时间的积累,又是随遇而安的史册,在数不尽的年头里,可能知道的,是上一次也有人在此清扫碑石脚下的落叶。

  前几年,再去寺院,发现“塔影苑”开放的小门紧闭了,一把大锁链拴住了小门,此时我却发现了两件事情,对我个人而言,不得不呼“空相寺”碑石的神奇,因为它既是引路人又是同路人,一是“塔影苑”是陈从周先生主持设计的,我个人爱好园林建筑,二是“塔影苑”门前有诗词学会的铜牌,是我的老师题写的,这两件事,都是后来才知晓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1版:职教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失信和“季布一诺”
塔影苑与空相寺碑石
墙内构树墙外浓
婚礼之都
书法
驱除游荡的“假钞幽灵”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塔影苑与空相寺碑石 2019-05-31 2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