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天午后,走过安西路愚园路口西北侧街边,见三层小楼围墙院子内伸出粗壮的树干,顽强地在空中张开树冠,似乎在召唤着世间晨昏。那枝杈间缀满姿态优美的绿色叶片和那叶下生长着黑色的果实,与附近的行道树完全不同,让人望而止步,心生怜爱。它叫什么名字,未曾见过。附近小店里的一位外来工人认识这棵树,她说它生长在这里,已经有50多年了,去年这棵毫不起眼的树,因为影响行道差点要被大砍。她老家也有这种树,当地人用树叶的乳液治银屑病,把它称作“奶树”。
查阅《花经》,“奶树”正名构树。古代称榖树或楮树,也被称为枸树、苟树或褚桃,是一种高大落叶的乔木,桑科楮属。《诗经》《小雅》《鹤鸣》篇中有关于构树的记载:“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云:“榖者楮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楮榖乃一种也,不必分别,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叶无桠杈,三月开花成长,穗如柳花状,不结实。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皮白而叶有桠杈,亦开碎花,结实如杨梅,半熟时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种树并易生,叶多涩毛。”
构树是《山海经》里出现最多的树:“大时之山,山上多构树和橡树,山下多杻树和橿树,阴面多玉,阳面多银,有水南流,有水北流。”构树和梧桐一样,是速生树种,在几年后就可生长成参天大树,高达10-20米,树干遒劲,树冠茂盛,有强大的生命力。原先对构树很陌生,经了解,方知构树的存在对自然和人类是有贡献的,它的全身几乎都是宝。茎叶具乳液,以乳液、根皮、树皮、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树液可治银屑病,其果称楮实子,与根入药,有补肾利尿,强筋骨的功效,经济和药用价值很高。
当唐代诗人韦应物遇构树时,有诗怅吟:“小山初构石,珍树正然红。弱藤已扶树,幽兰欲成丛。芳心幸如此,佳人时不同。”在悠长的时间洪流处,冥冥中就遇见了这棵老构树,站在街边的树荫下,抬头观察其皮有斑,叶无桠杈,是为雄者,叶果婆娑,光影中起舞,逍遥自在,久远悠长。近代女作家张爱玲曾说:“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刚巧赶上那个路口,阳光在午后流淌,声音在城市的上空回荡;刚巧走到那个街边,那里有棵高大的构树,浓荫匝地。
《花经》中的“楮树多系野生,枝叶扶疏,绿荫稠密,可招禽鸟之来集,啁啾作清歌。”正好描述了这棵很美的构树。墙内构树墙外浓,鸟儿在树上欢鸣,人儿在树下清歌,在心灵的深处与树互通,似乎听到沧桑,感受到清宁,浮躁的心也变得淡泊和宁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