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称阿东的男子,随旅行团来到祖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从人们下飞机集合前到上车之际,他扛着 “长枪短炮”(拍摄器材),不时发出按动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我有幸遇到一位老摄影师。
团队来到三亚的阳光海岸,一排排棕榈树迎风起舞。旅友们赤足走在金黄的沙滩上,望着蓝色的海洋,心情舒畅。我们在遐迩闻名的“天涯”与“海角”景点拍照,拍摄效果不尽如人意,遂请教同行的那位摄影师。他看着照片,解答说:“烈日当头,显然是画面中的阳光过了头。”然后建议说:“拍照取光,最好不要和太阳对着干,而是要善于利用好它的光,给画面带来丰富色彩。”
我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站在祖国的海岸线,却没有把南海的浩瀚拍出来。摄影师看着照片分析,说:“画面中的东西太多了。切记,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越少越好。比如,你家里很乱,但拍出来的相片很美。因为你在拍摄时,无意中把家里不需要的东西全部去除。”我近水楼台又学到一招,直到把我国的南海拍出气势来。
有摄影师指点,我逐步掌握一些取景拍摄的窍门。例如: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山清水秀间的一座小桥、一门抗击外来入侵者的大炮等,分别以特写的效果,表现出它们的“个性”魅力。
正午,骄阳似火。我透过墨镜环顾四周,不见佳景,便与旅友们在椰林树下,享受微风轻拂的感觉。摄影师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烈日下寻景拍摄。待他流着汗水回来,大家分享到了一张他拍摄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一棵小草,在大自然的狂风暴雨中,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亭亭玉立的样子。我顿感失去一次学习的机会。这一闪而过的汗颜表情,被摄影师一双慧眼捕捉到。他鼓励我说:“一花一草皆是景,只要你有心就好。”看来,我真正要学的,是摄影师不断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
由琼返沪,摄影师把不满意的相片稍加修剪。随团另一位拜师学艺的小帅哥觉得,这样的作品缺乏真实。对此,摄影师认为:拍照这门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以略加修剪的。
我们一路拜师学艺,可惜只学到了大师的一点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