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是个好地方,有高邮咸鸭蛋,有秦邮邑、文游台等景点,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镇国寺。
镇国寺塔是唐代僖宗年间兴建。僖宗李儇有个弟弟,他大概是看破红尘了吧,走出宫廷,剃发为僧,云游天下,遍访名刹。一日行脚到高邮,见西门内城角有一块平坦的空地,环境幽静而美丽。这里西倚平津堰,一堤烟柳,郁郁葱葱,运河流水汩汩,珠湖雪浪滔滔,身临其境,俗念尘思,顿然消失。僖宗的弟弟看中了这块地方,便请求他的哥哥在这里建一座寺庙,供他修行念佛。僖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封举直禅师。从此,举直在此收徒、讲经、说佛。举直禅师圆寂以后,安葬在院内一角,并立五级佛塔一座以珍藏舍利和经卷,这就是镇国寺塔。
我们去时,小雨霏霏,游客稀少,不大的庙宇空空落落。我们也不是信徒,只是走走看看罢了。转了一圈,走出庙门时,那高大的门楣上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写着四个金色的大字。白底金字,本不怎么显眼,但那四字,还是把我给惊着了:来此为甚。
它不是写在走进庙门时抬头可以看到的地方,而是在你走出庙门时才能看到的。它不是在你进门时就问你,而是在你离开时才那么轻轻地一问:来此为甚?
来此为甚,如棒喝一般,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到这里,这四个大字陡然间起到一种急速降温的作用,让你在瞬间安顿下来,但你的心里,却不由得产生无数的猜想。
是谁在问?他一定看透了人世间的沧桑变幻,看清了人生的平坦与坎坷,他看透了一切,只是你们芸芸众生还没有看透,你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或许有所求,也或许无所求——或许求而有得,或许求而不得,或许不求而有所得,或许不求恰无所得。无论是得之欢欣,还是失之茫然,甚至是视之漠然,他轻轻地问一声:来此为甚?算是一种提醒吧!
他在问谁?或许他在问那些虔诚的香客,你们一步三磕头地来到这里,虔诚地焚香,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他在问那些像我一样只是随喜而来的人,你们匆匆地走了一圈,到底为何而来?
人生天地之间,我们都可以自问一下:来此为甚?
来时,我们以第一声啼哭向人间报到,说不出什么目的。但长大以后,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来此为甚?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细想、更少有人能给出答案的大问题。它关乎工作、娱乐、命运,是对人生价值观、生死观的深刻拷问;禅意深远,而又立足细微。我们每到一处、每做一件事,都可以拷问自己:来此为甚?做此为甚?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观照内心,及时反省初心,以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