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蟹的娘家
沈岳
  沈岳

  俗话说,“稻谷黄,蟹肥壮”,又到了丰收的季节,也是吃蟹的季节。中国人喜欢吃蟹,外国人也喜欢吃蟹,随着人们对蟹营养的认识,蟹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人们只知道蟹好吃,营养价值高,但对蟹的出生地却知之不多。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蟹,其出生地都在崇明长江口,崇明是蟹的摇篮、蟹的娘家。

  崇明蟹以中华绒鳌蟹著称,是中国的地理标志,自从有崇明岛以来的一千四百年里,蟹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崇明岛为娘家大本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蟹的繁殖,其天然生长习性是在淡水与咸水的交汇处才能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崇明岛是蟹最理想的选择地。崇明有句俗语叫“秋风起,蟹脚痒”,意思是秋天的北风一起,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蟹纷纷起程向长江口进发,这时候的蟹也是最肥的,已适应繁殖后代的最佳状态。一到来年春天的三四月,幼蟹开始经崇明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纵深进军,蟹的繁衍习性犹如大雁南飞北迁,周而复始。

  崇明是长江水系中华绒鳌蟹的故乡和出生地。在河蟹人工育苗未成功之前,尤其是生态育苗发展之前,全国河蟹养殖所需的种源基本全部来自崇明,来自长江口的天然蟹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十年来,崇明人利用长江口天然蟹苗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依据蟹的繁殖习性,开创了我国池塘人工培育蟹种的先例。随着蟹种培育的不断发展,人工养殖取得成功,形成了独具崇明特色的蟹种培育模式与技术,如蟹与稻综合种养模式等。目前,崇明蟹种销往国内近30个省市及地区,包括台湾省。

  人们常说,“崇明乌小蟹”。崇明地处长江口,全岛一直处在淡水与咸水的交界地,河里沟里的水是浑的,适应蟹的生长繁殖,但长不大,因长期处于浑水中,崇明蟹是又小又黑,但味道特鲜嫩,远比清水大闸蟹味道好几倍。后来人们知道蟹在清水中能长大,如今,崇明也培育出了中华绒清水大闸蟹,并被国家认定为地理标志。但“崇明乌小蟹”已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广告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巴黎子”普鲁斯特
醉里谈诗(十六)
清荷(中国画)
来此为甚?
蟹的娘家
黄浦江上跨彩虹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蟹的娘家 2019-10-14 2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