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种军威之气
院士凌宇林是凌诗然的父亲,他在临终前写给医院的遗书内容很短:
“尊敬的院党委,我的日子不多,我将带着自己一生对医学使命的承诺与尊严,去见我心爱的妻子。临行前,请组织考虑将吾独生女凌诗然调回长隆医院,以慰吾绻怀,承我业,扬骨威!院士凌宇林诚拜!”
诗然从殡仪馆回来,几天吃不下饭,整个身体很像飘荡在浩渺中。三天两夜思考过后,诗然决定回到父亲生前的医院工作。
长隆医院是国际大都市三甲医院,也是这座城市具有特色的军队医院。这所医院耸立在万尊建筑物中,长街纵横交错,昂扬气派。医院环境极美,院内树木葱翠辉映,多有江南秀丽清新的意境,其间一座别致的古式建筑,八角亭廊像三国时期的亭殿,在院中格外凸现出古朴盎然,诉说着医院的古老与百年积淀。
这个景象跟自己记忆里的环境形成反差,说明医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儿时,她在八角亭廊下扯紧父亲的衣角,天真地说:“爸爸,早点回来!我和妈妈在家等你。”她知道,妈妈等的是爱,女儿等的是温暖。可父亲答应得很好,却总是很晚归来。
爸爸,你可知道,你不能正常时间回来,等一个月可以,等一年可以,可天天等您归来,我们好怕,我们好饿,我们好想你……
古筑两旁,浓荫迎地,香花藤萝开之不尽,花势正盛,风露清气与花的甜香胶合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舒服。几株柳树在风中摇曳,闪闪绰绰。
图书馆后方80米处,有一处安静的小湖湾,岸边的土地经过湖水长时间浸润,长出一株株垂柳,形成一片密匝的树木。清波如碧,翠叶如盖。
第一天上班,老主任带引凌诗然到科室四处看看。
大厅墙上有一行字:“骨巍巍,荟灵秀,砺刀霍霍;书声琅,朝霞升,披坚执锐;雄关道,润无声,胸藏韬略;青龙挽,军旗猎,义薄云天。”每当看到它时,诗然内心就生出一种对事业的挚爱和自豪。黑棕色立体字,字势雄逸,让军人和不是军人的人,感受到一种部队医院的军味,这个军味有一种军威之气。
穿过病区走廊,靠近护士站跟医生办公室的墙上,左侧悬挂着两条竖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阅览室迎面墙上立着:历史辉煌;骨风雄师。字体笔韵苍扑雅拙。
凌诗然深深地被一种带有“骨”味的军人情怀所感染。此时,诗然才知,父亲的情怀就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医术靠心做,骨名靠德扬。常言道古时兵器有枪、剑、刀、戟、鞭、斧、捶等;手术兵器乃刀、钳、勾、针、钉、板、镊、剪、管、柄等。
科室有着古老的历史,有许多英雄的传说,凌宇林院士就是其中一个传奇人物。
骨创伤开创了骨科发展先河,先后从一个帐篷医院发展成为三个帐篷医院,医院经历了58次战斗考验。帐篷医院随部队北下南上,成为江南急症外科医院。医院起先只有6张床,后扩大到16张,成为当时重症伤员急救的重要地方,为革命解放作出贡献。工作在这里的军人充满自豪感。
凌宇林在中国开辟了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骨科专业。上世纪60年代初老院士实施的实验研究为我国断肢再植做出了卓越贡献。
病房楼道里,散发着酒精味的墙壁隐约浮动陌生而熟悉的儒雅之气,令人愉悦。
生活在都市里的军医,手术刀、听诊器就是手中的钢枪。去部队,保打赢,充满庄严;在医院,面对百姓,救死扶伤。
诗然在病房走廊里,父亲的影子总出现在她脑海,隐藏的心事渐渐涌上来。
正在这时,凌诗然的博士生同学韦铁锋风尘仆仆地参加军事演习回来,他身穿迷彩服,刚健潇洒,一看就是一名威武的军人。
他的脚步声打断了诗然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