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行刑衔接”打击无证行医 记者目击执法人员取缔“黑诊所”~~~
上海“行刑衔接”打击无证行医 记者目击执法人员取缔“黑诊所”~~~
上海“行刑衔接”打击无证行医 记者目击执法人员取缔“黑诊所”~~~
上海“行刑衔接”打击无证行医 记者目击执法人员取缔“黑诊所”~~~
     
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行刑衔接”打击无证行医 记者目击执法人员取缔“黑诊所”
查处两次如再“行医”将追刑责
左妍
■ 昨天普陀卫监所对光复西路一家无证牙医诊所予以取缔,收缴了相关行医设备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近日,家住老沪闵路的36岁男子因发烧找来“老乡”治病,挂水吃药后突然昏迷,送医后宣告死亡;上月,一名28岁女子在浦东祝桥镇一地下诊所就医后出现不适,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黑诊所”“游医”如同致命毒瘤,滋生于社会各个角落。去年,上海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无证行医954户次,立案处罚652件,114名无证行医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有效遏制了无证行医的蔓延态势。

  然而,无证行医还有一定的市场,其滋生的土壤仍未完全铲除。昨天下午,记者跟随普陀区卫生计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排摸现场,查处了两处“黑诊所”。  

  “牙医”二次被查

  苏州河边的光复西路上,建有多个居民区。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门面房挤在一排商铺中,若不是玻璃门上贴着“镶牙”广告,一不留神就错过了。

  “占医生,我们又见面了,今天你有什么话说?”一进门,普陀区卫生计生监督所副所长顾浩就一把夺过“占医生”手中的车针,将他从诊疗台上“请”了下来。

  “占医生”摘下一次性口罩,一脸垂头丧气:“快过年了还被逮着,算我倒霉。”躺在诊疗椅上的一名中年女子一脸茫然,她捂着脸说,自己的牙神经烂了,经人介绍来到这里看病,就是图个方便。“万一看病看出事情怎么办?”中年女子沉默片刻:“这个我没想过……”

  其实,这已经是“占医生”第二次被查了。去年12月,他因无证行医接受了行政处罚,一个月后“重操旧业”,想不到又被“抓现”。

  顾浩带队又来到河边另一家无证诊所。来自江西都昌的“医生”情绪激动,夺门而出,被参与联合执法的城管队员、民警牢牢堵住。顾浩说,这家门面房一年来换了几任租客,他们是“老乡”,都从事无证镶牙。

  执法困难重重

  两个邻近的“黑诊所”,有着所有非法行医场所的样子:一桌、一柜、一床、一椅,几平方米的小房间,摆一些常用药,“诊所”就开起来了,有的除了当诊所,还当住所。近年来,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开展“打非”专项整治行动,5年来本市共取缔无证行医点近1万户次,立案处罚5520件,罚没款3863.8余万元,没收药品、医疗器械约100吨,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788件,遏制了无证行医的蔓延态势。然而,还有一些顽固的诊所暗藏居民区、农贸市场中,且无证行医者规避、对抗检查的手段日趋增多,给执法带来难度。

  有多难?顾浩说,被堵、被骂、被骚扰是“家常便饭”。一年前,他接举报后带队前往桃浦地区查无证行医,在控制无证行医者时遭到暴力抵抗,导致一侧肩袖撕裂。虽然通过手术后康复,但肩膀总不如以前好使了。还有一次,他和队员一同进入一家内科“诊所”,想不到对方趁着人多,竟然挥起刀来扬言“弄死你”,所幸被尾随的民警迅速制服。

  不过,再难的战役也得打。雪松路上曾有一家无证牙科诊所,行医者为了逃避检查和法律的制裁,不惜用家人、朋友来做“替罪羊”,还在诊所门口装了探头来“监视”。他每天中午、晚上才开门接待病人,甚至在诊所外摆上牙膏、漱口水等商品作为幌子,干扰执法人员的视线。然而,这么多“防范”手段最终还是被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识破。

  黑诊所易“回潮”

  目前,本市的无证行医行为大致有三个特点:外来人口聚集地以内科、输液为主;老城区以“镶牙”居多;新城区内年轻人多,非法美容整形逐渐占据主导。

  据悉,从业的“医生”们大多只有专科、技校背景,有的在老家做过医生,水平普遍不高,胆子却不小,打针、输液、开药、拔牙样样来,有的还提供“出诊”服务。他们常造成误诊、漏诊、错治,延误或加重患者病情,而治疗中一旦发生药物过敏等危急情况,既没有抢救设备也不具备抢救技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发生意外后,无证行医者往往溜之大吉,不用花多少钱和时间就可以换个地方开业,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每次打击行动中,都有部分群众不知道黑诊所与正规医疗机构有何区别,在一些患者的眼里只要穿着白大褂的就是医生,再加上所谓的祖传秘方、独家配方、包治百病,患者就上当了,甚至有患者阻挠我们执法,为黑诊所开脱。”顾浩说。

  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表示,到“黑诊所”就诊的人普遍文化水平低、收入低,只要能治好病、便宜,诊所合不合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无证行医者正是瞅准了这种需求见缝插针,以外地民工、低收入者为其主要客源维持生计,这也是无证行医打不死的根本原因。

  持续高压严打

  “为了严厉打击无证行医,我们已加大和公安机关、街镇各部门的协作,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顾浩介绍,发现无证行医行为并经过卫生计生部门核实后,会对当事人采取行政处罚的手段,两次行政处罚后,若再次被发现从事无证行医行为,公安机关会对其实施刑事处罚。去年,普陀区卫生计生监督所行政处罚了无证行医者130余人次,通过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的联合行动对情节严重的25人给予了刑事处罚。

  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表示,今年将在外来人员较多的区域加强宣传引导,设立有奖举报制度,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力量;建立无证行医综合整治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分析比对,对无证行医者开展动态监测,继续推进无证行医“黑名单”管理,以信息化助推打击专项工作;加强无证行医风险评估,聚焦重点精准打击,确保整治效果。此外,还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保持打击无证行医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努力铲除无证行医“毒瘤”,为市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生态上海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查处两次如再“行医”将追刑责
无证行医“重灾区”转移至美容整形
疏堵结合治无证行医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0查处两次如再“行医”将追刑责 2016-01-20 2 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