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格接待4架F-15战机护航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沙特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也是阿拉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对于发展对华关系一直保持热情。目前,沙特处于比较困难的局面,油价持续低迷,内外政策面临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习主席第一次访问中东首站就选择沙特,沙特自然十分感动,通过高规格的接待给予回报:当习主席乘坐的专机进入沙特领空时,沙特4架F-15战机升空护航;专机抵达利雅得国际机场后,习主席受到沙特王储继承人穆罕默德、国务大臣艾班等热情迎接;会谈后,萨勒曼国王授予习主席沙特最高级别勋章——阿卜杜勒-阿齐兹勋章。
“四个伙伴”准确定位中沙关系
习主席在利雅得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举行了会谈。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沙关系发展,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深入发展,取得更大合作成果。
双方同意加强战略沟通,密切战略合作,巩固战略互信,相互理解和照顾对方重大关切,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在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框架内深入合作;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互利共赢融资平台,促进互联互通。
李伟建表示,中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力提升双边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纪元。在美国撤出中东留下权力真空后,地区大国的重要性将更为凸显。
接下来习主席到访伊朗,可能也会宣布双边关系升级。这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布局需要,有利于在中东推行平衡外交。中沙两国要做相互支持、真诚互信的战略伙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互惠伙伴;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的合作伙伴;往来密切、交流互鉴的友好伙伴。习主席关于“四个伙伴”重要论述,既是对中沙关系高瞻远瞩的准确定位,也是中国诠释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广交朋友的注解。
多份合作协议体现务实外交
在会谈后,中沙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开展产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能源、环境、文化、科技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李伟建表示,这些合作文件充实了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体现了习主席此次务实外交的丰硕成果。
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之一。伊朗核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沙特“向东看”的倾向将更加明显。中国和沙特在能源、水泥、矿业、交通等领域都有合作项目。2014年,中国和沙特的双边贸易额为691亿美元。
沙特位于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带。凭借它的重要地位和经济、政治影响力,可以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
本报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