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之都有名堂
上海人看精品体育赛事,足不出沪。赵雯副市长说:“2016年,上海将进一步优化体育赛事布局。着眼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形成与上海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赛事体系。”上海正研究引进新型高端国际赛事,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精心办好由国际滑联首创的“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新赛事请进来,老牌子做强大。已经深得人心的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等品牌赛事,将大力培育赛事管理人才,积极开发体育旅游业态,提高赛事运作效益,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看比赛不过瘾,我们更要身体力行参与比赛。今年,市体育局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增加体育赛事有效供给,吸引市民观看、参与体育赛事。鼓励更多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赛事,降低办赛成本。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集聚带动作用,建立体育赛事与项目爱好者之间的互动链接。引导赛事承办主体注重大数据分析,提高赛事服务目标人群的精准度。积极拓展体育赛事产业链,促进体育赛事相关产品消费。
体育改革速度要领先
改革,才能前进。今年,市体育局将加强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合作,推进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促进赛事举办权、场馆运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公开流转。推进体育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资体育和体育企业。加强专题调查研究,制定一批具有针对性和普惠性的体育产业配套政策。
此外,积极稳妥推进体育场馆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认真做好体育部门国有企业整建制划转后续工作,确保平稳顺利有序。对一些国有场馆,需要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提升运营效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健全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标准和评估体系。
体育产业工作机制,也需要更完善。着力发挥“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协调组织功能,充分调动各区县积极性,推进体育产业重要政策、重大项目落地。建立本市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编制体育产业统计蓝皮书,定期向社会公布。
竞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奥运年。让更多的上海选手出现在里约奥运的赛场是工作之重。瞄准奥运会,瞄准国家队,上海籍的选手要挤进去、站住脚、能参赛、创佳绩。全力以赴,以超常规的举措做好参赛队员的各项工作,提供优质周到的后勤保障服务,为国家队作贡献。强化竞体科学备战水平。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推进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鼓励和引导市优秀运动队与企业合资组建投资职业体育俱乐部,采取俱乐部市场运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深化足球改革,市体育局将制定《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做好本市足球协会换届工作,参照中国足协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强化协会自身建设。同时,引导俱乐部立足长远、规范管理,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确保职业联赛成绩继续名列前茅。 首席记者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