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气象台昨天发出寒潮提醒,受寒潮影响,申城气温或将跌破自1981年起35年来的历史同期极值,预计22日到24日的过程降温幅度将达7~9℃,24日到25日早晨全市大部地区的最低温度将降至-5~-7℃,郊区更低,预计极端最低温度可跌至-8~-10℃,有严重冰冻。不仅如此,白天的气温也极低,24日白天的最高温度预计仅为-3℃左右,体感极冷。
西部北部雪量中到大
雨雪会伴随寒潮“造访”申城。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傅易说,最新的天气形势显示,20日到23日华东地区都会受到低温雨雪天气的困扰,其中,安徽、江苏中南部地区、浙江中北部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20~30毫米)。
“对申城而言,虽然不会出现网传的‘大到暴雪’,但雨雪天气较明显。预计雨雪将从20日傍晚到上半夜开始‘现身’,直到22日夜间才会结束。期间,以雨夹雪天气为主,但20日夜间到21日上午,本市西部、北部郊区会有中到大雪,很有可能会出现1到3厘米的积雪。”
2008年初,包括申城在内,我国的南方地区都遭遇了冰冻雨雪灾害。对此,气象专家表示,2008年的冰冻雨雪灾害是连续多次雨雪天气过程的影响,实属历史罕见,而这次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只有一次,因此,带来的影响不会如2008年那次严重。
是否暖冬看平均温度
此前气象部门曾做过气候预测,在极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推波助澜”下,今冬申城出现暖冬的概率较大。那为何本周申城将遭遇35年来最冷低温?
对此,傅易解释说,气候预测是一种长期预报,本来仅作为气候趋势的参考。“这波寒潮虽然势头强劲,但阶段持续的时间不算长。26日起,本市气温就会逐渐回暖。这个冬天是否是暖冬,得等冬季结束看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才能确定。而且,即便是暖冬,也会出现时冷时暖,更不能排除出现瞬间极冷的情况。”
短期预报需不断校正
上周初,中国天气网曾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给出过“令人吃惊”的寒潮预报,其中曾预报申城本周“最低要跌至-6℃”,随后引发了社会关注。但很快,它就以“这是‘未经人工修正的数值模型预报’(即计算机模拟运算结果)为理由,将起初预报气温向上修正了3℃到4℃”。
为何这周又将气温预报调低,甚至比-6℃更低?傅易说:“从预报角度来说,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大。上周初预报这周日的温度,时间间隔了10来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度,需要根据最新的天气形势变化不断做修正,拿气温来说,这个修正可能是温度调低,也有可能是温度调高。这波寒潮比预期的更强,因此,气温也预报得更低。”
而这股寒潮之所以强度如此之大,很可能和去年12月30号直抵北极的“暖气团”有关。受到这股暖空气的“袭击”,原本待在北极的“冷气之王”北极涡旋被挤出了“老巢”南下,也就导致我国的冰冻雨雪低温天气。不仅如此,美国等地也都受其影响出现了严寒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