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从老子的“福祸相倚”论来看经济发展快慢,也很有启发。比如说,江南的周庄、西南的丽江、华北的平遥,都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发展滞后,反而留下了相当完整的古城镇,今天,它们皆为名满天下的旅游胜地,当地居民也因此改善了生活。
上海的崇明,也是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在上海长期垫底,崇明的干部群众,曾经说“我们这里是被遗忘的角落”。同样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崇明的环境,却也因此没有受到破坏,成了上海十分难得的“绿岛”。崇明的好空气、好环境,令我等岛外人羡慕不已,我在崇明的亲朋好友,也为此自豪。
但同样辩证地看,我们却不能认为让百姓为了环保就必须承受发展滞后的代价,这个观点跟为了发展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是一样荒谬的。今天,我们搞生态建设,应该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绿色“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崇明的“生态廊道”建设,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就值得赞赏。